第21章 一年三熟之地(2 / 2)

氣候決定了農作物的生長。

華夏最南邊,海南那片,一年兩熟,一年三熟完完全全是可以做到的!

扶蘇的腦海裡不由出現了一個大膽的構想.....

這要是能把這地盤給搞下來的話....同樣用六十萬徭役,配上水車和曲轅犁....這特麼的一年收成直接再翻三倍好不好?

現在一年一茬收益就等於大秦兩年的稅收了。

這要是一年三茬....一年更比六年強啊!

六十萬人種地一年,等於大秦國庫六年的稅收?

臥槽!

那國庫不是瞬間充盈?

有這錢糧在,那些個反王拿個錘子造反啊!

對了,日後華夏的海南現在是哪一片來著....?

扶蘇稍稍一思索,很快就找到了大秦對應的位置,大秦的地圖上也有標注——百越!

“哦?是百越的地盤?”

今年是公元前214年,根據史料記載的話....今年正好是趙佗平定百越的時間?

說到趙佗,扶蘇的腦海裡出現了趙佗的相關信息。

趙佗恒山郡,真定東安村人,也就是後世的河北石家莊,公元前237年出生,秦始皇二十八年,也就是公元前219年,十八歲的趙佗被封為五十萬大軍副帥統兵出征,公元前214年,也就是今年,趙佗基本平定百越,被封為首任龍川縣令,之後趙佗一直鎮守百越,直到漢代。

說起來始皇帝也是高義。

北拒匈奴於長城之外,讓蒙恬蒙毅兩兄弟率數十萬大軍鎮守北方,哪怕是楚漢爭鋒時也未曾揮師回防。

倘若北方數十萬大秦精銳揮師回防,哪裡還有其他反王的屁事?

大秦雖然內政一團糟,群敵環伺,但大秦的軍事實力是真的強橫啊,北拒匈奴,南鎮百越,哪怕是大秦亡了,蒙家兄弟和趙佗也始終遵守著秦始皇的詔令未曾揮師回防。

趙佗鎮守南方,等於是開疆拓土,乾翻了一眾百越土著,始皇帝明白,要是大軍不在,轉眼這打出來的疆土就會還回去,因此給趙佗下了死命令。最終這百越之地歸於華夏。

錚錚鐵骨,這是屬於大秦的浪漫.......

從誕生之初,大秦就是以戰止戈,赳赳老秦,共赴國難,心存大義,是以大秦雖未萬年,卻有了兩千載華夏的璀璨....

想到這些,扶蘇也是不禁唏噓。

事實上縱觀整個曆史長河,但凡是大亂之後的第一個大一統的朝代,基本都難以長久,因為兵鋒太盛,難以磨平。

自大秦始,秦滅六國一統華夏,存國祚15年;

大漢之後又是分崩離析的時代,五胡亂華,諸國並起,再歸一的朝代便到了大隋,大隋國祚三十七載也是短命;

大唐之後曆經五代十國亂世,遼宋金諸國並起卻始終爭鬥不休,最終被元統一,而元朝的命運和大秦和大隋出奇的相似,國祚不過百年,隻有九十七載。

三個國家真正一統了亂世卻都無法長久,其中原因很多,但仿佛冥冥之中自有注定一般.......

“大秦...十五年嗎?”

扶蘇笑了。

“抱歉,從今以後,大秦多少年,我扶蘇說了算!”

“來人!給孤傳章邯入宮!”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