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濤急了:這就叫實地考察了?他看著組長,組長故意將臉扭向車窗外,臉上的表情算做回答,就連車上其他人也都沒給荊濤好臉。
荊濤無奈。
飯後,他們便趕往下一站了,對於建州市的情況不了了之。荊濤再次跟組長表示:建州的這筆資金有問題,他們自己的彙報都不能自圓其說,不能這樣結束。
組長對他一再的“犯上”也急了,當著全組人的麵衝他吼道:這個督查組誰是組長?
話都說到這份上了,荊濤隻好保留意見,隨督查組去了下一站。
哪知,第二天還沒吃完早飯,荊濤就接到時任督查室主任羅炳義打來的電話,讓他立刻返回省城。
等荊濤帶著同事小潘回去後,羅炳義將一封寫給省紀監委的信摔到桌上,生氣地說:“自己看!”
荊濤狐疑地接過信,打開後,是一首順口溜:
督查組,真奇怪,
坐著車,園區轉,
隔著玻璃看兩眼,
跟群眾,不見麵,
回酒店,吃大餐,
純屬瞎扯淡!
農業園,換牌快,
今兒掛,明兒摘,
三千萬,打水漂,
官商合夥騙國財,
肥了誰?荒了田,
一群廢物蛋!
落款是“建州群眾”。
荊濤反複看了好幾遍,又看了看寄信時間和日期,應該是他們剛離開建州時寄出的。
小潘看後說道:“這事跟咱督查室沒關係,當時荊哥就對市長的彙報提出了質疑並要求實地查看,可是組長不但不采納荊哥的建議,還問他這個督查組誰是組長。”
“正是看在他提出質疑的份上,我才把你們叫回來戴罪立功!廢話少說,你們倆立刻動身秘密返回建州,這件事由咱們督查室獨立完成,乾漂亮點,彆給我丟人現眼!”
羅炳義布置工作從來都是果斷、乾脆。
就這樣,荊濤和小潘再次返回建州。
返回建州後,他們果然發現農業園區的牌子換了另一塊:建州農業新技術人才培訓基地。
那封“建州群眾”來信所反映的情況,還真是卻有其事,看來,農業園區的確有問題。
於是,他們先從外圍入手,秘密調查這個農業園區的情況。
特殊原因,換網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