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著那雙清澈、靈動,如同黑珠般明亮的雙瞳,還沒等荊濤答話,就傳來媽媽的聲音:“你個混小子,他是你哥,再亂叫的話小心我抽你!”
“是他讓我這樣叫的,要抽就抽他去!”小男孩辯解道。
荊濤一聽,立刻低聲吼道:“好你個小多多,你敢泄密,信不信我順著電話線爬過去抽你?”
“你out了,那不叫電話線,叫移動光纖信號,我得提醒你,千萬彆過來,萬一中途哪個地方斷電,信號傳不過了,你就得從空中掉下來,要是掉在誰家的床上還行,如果掉到海裡或者山上,你就摔慘了。”
“彆練貧了,說,什麼事?”荊濤故作嗔怒的說道。
“是這樣,你老人家施舍給我的這台二手電腦太老了,總卡,給我買台新的唄?”他的話沒說完,手機就被媽媽搶了過來。
“我說小濤,你彆聽他的,這孩子現在腦子有毛病,整天異想天開的,我都愁死了。”
這個比自己小二十一歲的弟弟,是媽媽和爸爸意外的“產品”。
荊濤的媽媽和父親以前都是鐵路公司工程部的普通技術人員,在一次係統內部的勞模大會上,兩個人相識、相戀,結婚後,雙雙報名去了偏遠山區,負責那個地區多個火車站的籌建工作,荊濤出生後,由於當地條件艱苦,而且是高寒地區,爺爺和奶奶心疼孫子,便將荊濤接回老家,荊濤是在老家跟著爺爺奶奶長大的,高一那年,爺爺去世,奶奶也患病不能自理,媽媽便調回老家車站工作,照顧患病的奶奶,兩年後,奶奶也找爺爺去了。
奶奶去世後,媽媽沒再去找爸爸,就在老家安頓下來,母子倆一起生活,那是荊濤難得一段和媽媽共同生活的快樂時光,父親每年回來兩次,一次是春節,一次是清明。在媽媽四十六歲那年,竟然意外懷孕了,當時把她和爸爸都嚇壞了,冷靜後,媽媽決定不要這個孩子,一是年紀太大,擔心養育不了,等這個孩子上大學他們都六十多了,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孩子的年齡和哥哥相差太大,趕上一代人了,如果哥哥帶著出去玩,很可能被人誤會是父子而不是兄弟。
哪知,荊濤知道後又驚又喜,他覺得自己有個小弟弟或者小妹妹很好玩,就反複做媽媽的工作,跟媽媽說,你們就當給我生了,將來我管,一切不用你們操心。
在荊濤的再三要求下,媽媽決定生下這個孩子,媽媽說,就當是這個孩子還債來的,等他們百年後,這個世上還有人跟荊濤做伴兒,替父母彌補沒有陪伴荊濤成長的缺憾。
就這樣,在荊濤上大三的那年暑假,媽媽給他生下個健康的弟弟,自從爺爺奶奶走後,在這個世上他又意外多了親人,荊濤給他起名叫“多多”,父親根據“多”的諧音,給孩子起名叫“荊鐸”。
如今,這個小多多已經12歲了,暑假過後就上初中了,父親兩年前退休,單位本想返聘他,但他拒絕了單位的好意,毅然回到老家與妻兒團聚。
“老哥小爸,你這是在哪兒?是不是又出差了?”這時,弟弟突然看著他問道。
聽弟弟這樣稱呼他,荊濤哭笑不得,知道弟弟為了那台電腦是在有意討好他。
媽媽走過來,照著多多就是一巴掌,嚴厲地說道:“你要是再沒大沒小地瞎叫,小心你的舌頭!”
嗬嗬,自從有了多多後,媽媽的脾氣暴躁了許多。
荊濤連忙補刀道:“不但舌頭沒有了,電腦也不會再有。”
“小濤,你這是在哪兒?”屏幕上就出現了媽媽過早蒼老的臉。
他的心頭就是一酸,忽然想起一句話:你要做的就是讓成功的速度大於父母老去的速度,媽媽今年才58歲,因為生了多多,也因為年輕時長年累月在山區生活,比同齡人要顯老很多,頭發白了一半了。
“媽媽,我在宿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