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敏說:“比如夜間加班做片子,我們隻能根據時長確定績效,卻忽視了夜間和白天的勞動區彆,但咱們的職工真的沒有怨言,他們感覺這很好了,以前加班連夜餐都沒有,這次不但有了工作餐,還給補助,他們很知足了。所以我有個想法,不知當講不當講?”
“隻要是有關工作方麵的,沒有不當講的。”荊濤鼓勵道。
杜敏笑了,說道:“我想每個月或者每個季度我們搞一次節目評比活動,這樣不但能促進節目質量提高,主要還是想獎勵那些任勞任怨、努力工作、追求節目質量卓越的人。”
荊濤說:“這個提議好,我馬上把亞傑他們叫來,咱們討論討論。”
杜敏笑了,說道:“彆著急,等我拿出一個比較完善、具體的方案出來後再討論不遲。以前我總是對體製內的人有偏見,認為他們做什麼事都要經過深思熟慮後,再進入拖拖拉拉的執行階段,沒想到荊主任完全顛覆了我的印象,不但辦事不拖泥帶水,而且雷厲風行,說到做到。”
荊濤說:“雖然新聞傳媒中心的宣傳部的二級機構,但如今也是企業管理了,拖拉不起啊,一千多口人要吃飯,一千多個家庭要維持,飯從哪兒來?政府搞改革,吧咱們推出來,全靠咱們自己去找飯吃,這種情況下,任誰做這個當家人,也是不敢怠慢的。”
“你說的很對,我就跟周圍人這樣講,荊主任和幾位領導的工資是市財政撥款,媒體中心搞得好與搞不好跟他們利益不大,搞好了盈利了,他們不多拿一分錢,虧損了,也不少拿一分錢,但他們卻跟我們大家綁在了一起,拚死拚活帶著我們突出困境,作為單位一分子,沒有理由不好好乾。”
荊濤暗暗佩服杜敏,覺得她不愧是做人力資源的,她說得不假,這裡,隻有荊濤、辛鑫和張亞傑、馬波是市委組織部派來的,吃財政飯,就連周娟都是事業編,自收自支。
他說:“這話以後不要跟大家講了,有表功之嫌,再說,我們剛剛邁出第一步,還不知道開局如何呢?職工關心的是收益,是工資,我們就是賣再大力氣,實現不了自我供血都是白忙活,屬於無效工作,甚至是懶政、瀆職。”
杜敏說:“我也不是隨便講的,也是針對某個語境說的。”
荊濤理解,針對這次媒體改革,一千個人有一千種說法,背後說些風涼話都是可以理解的,不說彆的,就是那幾個他留下的保安人員,都對他懷有偏見,那天他被上訪群眾圍攻,他們毫不掩飾自己坐山觀虎鬥的看熱鬨的心理,甚至都懶得回避,就在一邊看著他怎麼被圍攻。
他不由地自言自語道:“一切還要用實力說話啊。”
這時,張亞傑進來了,他看見杜敏就說道:“我去你辦公室找你,你不在,我估摸著你來主任這了。”
杜敏問道:“找我有事?”
“是的,我聽說各個分中心的績效出來了,想了解一下。”
杜敏笑了,說道:“我正在給荊主任看,你也看看。”
張亞傑拿到手裡直接翻到最後一頁,不由得驚呼:“老天,這麼多!”
杜敏一聽,說道:“當領導的怎麼都是這個反應,雖然這個月的績效高,但也要看看,這個月大家完成的業績也是前所未有的。”
荊濤笑了,說道:“我開始也是這個反應,但仔細一看,我放心了。”
張亞傑說:“我不是嫌要發的績效多,是實實在在的驚訝,以前彆說這麼精細地算過績效,就是獎金都沒發過,設備維修的錢都是我自掏腰包墊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