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濤專注地錄了一會後,將攝像機遞給張亞傑,說道:“請師傅看看錄的如何?”
張亞傑打開外接巡像器,選擇了回放功能,他看著看著,不由地說道:“技術可以啊,很穩,取景也很規範,推拉、跟拍的速度很勻,早知道我還充當什麼老師啊?”
荊濤說:“大學的時候,學校有個小DV,學生會組織娛樂活動的時候,我學會了錄像,還有,以前督查室的時候我參加過暗訪組,也偷錄過喝酒的乾部。但你這個是專業的設備,按你的話說準廣播檔,我從沒摸過,不說彆的,就是這個重量,就比小DV重好幾倍。”
張亞傑說:“雖然咱們這個設備專業,但攝像技巧是一樣的,不瞞你說,這台設備快20年了,現在幾乎是我的專用,記者們都嫌它老了,沒人願意用它,慢慢就變成我的專用了,儘管它有些落後,但那個時候的設備真的沒挑,貨真價實,現在有些新設備都比不了它,我用著特彆得心應手,不說人機合一也差不多。”
聽他這麼說,荊濤重新打量著這台機身有些斑駁的攝像機,說道:“一看它就跟一把老槍一樣,曆經過戰火的洗禮,立下過汗馬功勞。”
張亞傑不忘自己的使命,他拿過那個小三腳架說:“這個你也帶上吧。”
荊濤說:“不帶這個了,太麻煩,我會手忙腳亂的。”
張亞傑說:“現在你認為三腳架是負擔,到時候你就知道這個東西的重要性了,咱們電視畫麵首先要穩,要和地麵保持水平,這是後期編輯采用畫麵最基本的要求。又不占地方,這樣背著跟魚竿似的。”
荊濤想了想,就接過這個三腳架包,拉開拉鎖,在張亞傑的指導下,熟悉了三腳架的使用,張亞傑特彆跟他強調了腳架自帶的“水平儀”的作用。
收起三腳架,裝進一個黑色的小皮袋子裡,荊濤掂量了一下重量,說道:“怎麼什麼設備一跟廣播檔沾邊就這麼重啊?”
張亞傑說:“也有輕的,我不習慣用。你知足吧,我拿出了最愛的一款攝像機讓你練手,可以啦——”
荊濤笑了,說道:“謝謝師傅,我會努力的,一定不虛此……教!”
張亞傑說:“你一出道,就站在了巨人肩膀上,彆人可沒這麼幸運。”
“哈哈哈。”
晚上,荊濤開始收拾行囊。
由於帶了一套攝像裝備,荊濤不得不帶了一個小行李箱,用帶了幾套必備的換洗衣服。夏天的衣服單薄,不占地方,就又帶了幾件體恤衫。
將電腦和三腳架塞進行李箱,又塞進一大包日用品,鼓鼓囊囊的勉強拉上鎖鏈。
攝像機他是無論如何不能放進行李箱的,一來隨時準備用,二來彆看是十幾年前的老設備,卻是張亞傑的最愛。
早上六點半,接到林秘書的電話,讓他下樓,車子在樓下。
荊濤挎著攝像機包,拎著行李箱出來的時候,沒有看見鄭玉德的那輛奧迪車,就在他左右張望的時候,一輛豐田越野車駛了過來。
坐在前排的林秘書降下車窗衝他招了下手,原來這是他們今天下鄉的車輛。
荊濤看了看車牌,就是一塊尾號是623普通的車牌,按說,鄭玉德兼著清陽軍分區黨委第一書記,開輛軍隊牌照的車也不為過,由此看出,鄭玉德這次所謂的下基層調研,還有一個意思——微服私訪。
車停下後,鄭玉德的司機薑師傅跳下來,幫他將行李放進後備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