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資深編輯(2 / 2)

仕途風雲 阿諸 2744 字 3個月前

他顧不上去叫薑師傅,出門打了一輛出租車直奔報社而去。

從省政府到報社不行也就是二十來分鐘的時間,但荊濤等不及了,他有了一種前所未有的緊迫感。

五六分鐘後,荊濤來到了省報那座老舊的蘇式小樓,雖然加蓋了兩棟現代化的建築,但主體建築早就被評為“省保單位”保留了下來。

報社行政辦公部門仍然在這棟蘇式風格的小樓裡,沒有電梯,他三步並作兩步跑上斑駁的純木樓梯,敲開了司銳原來的辦公室。

還好,司銳還沒來得及搬家,他正在打電話,看見荊濤進來了,示意他坐下。

荊濤沒有坐,他還在喘氣。

司銳掛了電話後扔給他一瓶水,說道:“不是下月初的事嗎,乾嘛要這麼急?”

荊濤說:“不急不行啊,鄭書記都走到我前頭了,你說老弟我還能坐得住嗎?”

司銳說:“聽說你到清陽後搞得不錯,我還準備派記者去你們新聞傳媒中心去采訪呢。”

荊濤說:“彆采訪了,咱們同行,有自吹自擂的嫌疑,還是說說省報怎麼向我們清陽傾斜一下,多給我們上幾篇稿子,雖然你貴為廳級了,但誰讓你一直都是我哥呢。”

司銳笑了,說道:“我今天是最後一次簽審稿子,剛簽了你們清陽的一篇稿子。”

“哦,是什麼內容的?”

“一個小特寫,說的村級禁燒員上任第一天的事,寫得不錯,很生動,也很有鄉土氣息。”

荊濤想了想,一定是芮曉楓覺得這篇稿子不錯,上班後就傳給了省報。

他抑製住內心的喜悅,說道:“我能看看嗎?”

“你隻能看電子版的了,我給你找找。”

司銳說著,就打開了電腦,調出了那篇稿子。

果然是他寫的那篇的稿子,不過已經被芮曉楓修改過了,題目改成“孟大爺履新記”。看到題目的這一刻,他感到這個題目遠比他那個題目吸引人。

“履新”這個詞,如今廣泛應用於乾部調動新崗位的用詞,用在“大爺”身上,就顯得生動、有趣多了,增加了讀者的閱讀欲。

內容上沒有大的改動,最後是一張鄭玉德和孟莊幾位老人交談的照片,孟大爺胳膊上的紅袖章很顯眼。

最後落款作者是“荊文”。

看到自己這個筆名,荊濤不由得笑了。

這時,司銳也注意到了作者名,他不由地問道:“荊——文,這個作者就是你吧?”

荊濤說:“這篇稿子是我的實習之作,本來是發給了我們的一位資深編輯,想讓她給我修改一下,沒想到她傳給了省報,謝謝司總!”

司銳說:“說明你們這位編輯很有眼光,這篇小文寫得不錯,以至於我都沒看作者名,就是我跟清陽沒有任何關係,也會刊發的,省報就缺這樣帶著生活氣息的基層稿件,這樣的文章,有多少發多少。”

他說得是事實。省報的特殊屬性,決定了他們嚴肅有餘、活潑不足,那些冗悶的時政稿件,老百姓沒有幾個愛讀的,但機關報的特點又決定了讀者的層麵,真正的老百姓也沒有幾個訂閱機關報的,閒暇時寧願棒著一份彙聚了大千世界無奇不有的都市報,也不願讀省報。

特殊原因,換網址了: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