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四二章 士子樓對事!(1 / 2)

挾明 我問青山 3415 字 19天前

簫郎、太子二人,九龍書院內院中終是碰見。

互為客套、試探,幾番言辭對上,各懷心思。

隨後,太子朱慈烺有意引蕭靖川入內院新建士子樓,以圖單獨敘談。

且其亦不待簫郎回言,忽又轉頭對向邱致中吩咐。

“哦,對了,致中啊,你帶那......,顧長庭是吧?!”

“你二人暫留此處,繼續侯著許直吧,我同蕭將軍單獨聊聊!”

語畢,太子毫不顧及此三人作態,兀自奔士子樓就行了去。

其身後,蕭靖川無奈,同致中對視一眼,亦隻得快步跟上,同太子前後步入樓中!

咯吱!

士子樓門扇輕啟。

這新造之二層磚木殿堂內,一樓南北兩側牆上,裝裱掛著不少墨寶字畫。

正中一張長條大書案,左右分列十餘把官帽椅。

太子朱慈烺自入得樓後,便搭手在椅背上,一言不發,隻沉默往裡踱著步子。

見勢,簫郎隻得硬著頭皮率先開言。

“恩......”

“嗬嗬,稟殿下,此次出山,除護送倪元璐一行三位大臣出三坡界外,末將領兵又下易縣、奔淶水!”

“斬殺敵寇千餘,繳獲銀錢物資無計!”

“想來,憑著這些儲備,已夠我們裝配整訓一個加強營的兵力啦!”

簫郎報言,有意接續前話,亦進一步探求太子口風。

“嗬,統兵作戰,乃將軍之責矣!”

“我本就力弱,如今困居在這山野鄉間,就是有心,左右亦幫不得你什麼?!”

朱慈烺飄忽言語間,仍自顧背對著簫郎,腳下不停,手上摩挲著椅背,向前走著。

“額......,這......”

“末將惶恐,不知殿下何意......”

蕭靖川幾番示好,可對麵這太子爺卻一直冷言冷語,聽來甚叫人不舒服。

遂簫郎心下不耐,有了氣,便亦頓在那兒,以沉默來表示自己不滿之情緒。

良久,士子樓內一片寂靜。

太子似亦察覺此間尷尬,於是乎覺著時機以至,便堪堪言語道。

“這樓,名為士子樓!”

“多少學子,寒窗苦讀十載,一招得中,方可成得士子之名,做官,取仕!”

“文人嘛!治世為國矣!”

“蕭靖川,如我未記錯,你乃武舉出身!”

“我大明,自太祖爺開國之初,便有武舉。”

“但洪武時期,朝中奉行重文輕武之方針舉措!”

“武將多以世襲製度、爵位家庭、軍戶家庭、文臣大學士為主要途徑!”

言及此,朱慈烺頓口,緩回過身,向簫郎瞄去一眼。

蕭靖川無反應,繼續聽言。

“沒辦法,國家初建,軍中能人好手太多啦!”

“尚武之風一旦開啟,對皇帝的統治,是會造成威脅噠!”朱慈烺又頓。

“直至天順三年!武舉考試才再度被重視起來。”

“土木堡之變!”言至這五字,朱慈烺袖袍一抬,伸手重重拍在椅背上!

“經此一役,我大明京營、五軍營,十幾萬大軍全軍覆沒!”

“朝廷軍隊實力大減,邊防能力大打折扣!”

“為禦外辱,儘快補充選拔將才,成了首要急務!”

“為維持、鞏固王朝統一,保證邊陲穩定,武舉,變得愈發重要!”

“戚繼光,俞大猷,李成梁!”

“蕭靖川呐,這些人亦都是武舉出身,後成一代名將!”

“武舉、科舉,不分家嘛!”

“皆是為國選能!”

“今日你同我步進這士子樓,可有何感慨乎?”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