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完其中一份,將另外一份早餐放在愛莉安娜屋裡的桌上蓋好,留下一張紙條,羅柏便開著皮卡朝著大麥田駛去。
嚴格來說,這塊大麥田還歸牧場管理,要等這批大麥收割後才歸他處理,所以這些天羅柏一直沒管。
不過看現在的情況,時間不等人,澆一次水就能縮減一天的收獲時間,早些收割也能緩解下牧場的財政壓力。
羅柏下車後,把木製水壺放在這個大麥田所屬的灌溉係統水泵上,眼前虛幻的光芒閃爍了一下,表示已經連接上了。
這周圍的農田都是使用的中心樞軸灌溉係統,最初由1948年一位內布拉斯加州的農民發明。
經過半個世紀的改良,這種係統已經被廣泛運用於世界各地的內陸平原以及大型陸地農田的種植灌溉。
由於它是一種有中心轉軸的灌溉形式,農田常以圓形或扇形等圖案出現,從高空俯瞰時如同經過精密繪製的幾何圖形藝術。
羅柏走近那條巨大的中心樞軸灌溉係統,灌溉臂像是一根長長的臂膀,固定在一個中心支點上,圍繞著這個中心點緩慢旋轉。
他調整了一下控製麵板上的旋鈕,設定好水壓和灌溉時間,然後按下啟動按鈕。
伴隨著輕微的機械運轉聲,整個灌溉係統緩緩啟動,長長的臂架開始轉動,附著在其上的噴頭逐一噴灑。
噴頭發出滋滋的聲響,水流像細雨般灑落,落在金黃色的大麥上,瞬間喚醒了那片田地的生機。
水珠在陽光下閃爍著,形成一層薄薄的水幕,整個田野在霧氣中顯得愈加生動。
羅柏微微向前傾身,仔細觀察水流是否均勻,係統的澆水效果自然沒有讓他失望。
每當灌溉機的臂架轉動到一個新的角度,水流便如同一條柔軟的絲帶,靈活地覆蓋整個麥田。
當灌溉係統繼續移動,羅柏也不忘巡視四周。
他低下頭,輕輕掀起幾株大麥的葉子,感受土壤的濕潤程度,確保每一寸土地都能得到恰到好處的水分。
查看了一下係統信息,大麥田的剩餘收獲時間是10~12天。
也就是說他繼續再澆水6天,就可以收獲。
而且,這種澆水方式居然也算經驗,直接把他今天的上限全部灌滿了。
羅柏心情大好,等澆水完畢以後取回水壺,在控製麵板上給工作人員留下一張紙條,說明是自己澆的水。
牧場裡,溝通清晰總是必要的,免得對方又亂了頭腦
接著,他還興致勃勃地去“禍害”了另外兩塊旁邊的農田,用完了今天“澆水達人”的次數,當然也都認真地留下了紙條。
雖然可能會被托德罵上兩句,但他認了,大家目的一致,都是為了牧場好。
羅柏走回皮卡,發動引擎,駛向下一個目標,八號牧場。
諸事皆順。
做早餐的時候,他抽空看了一下手機裡的監控係統,一切正常,沒有觸發警報。
攝像頭裡美洲野牛幼崽們健康活潑,一大早又開起了碰碰車。
就連昨晚未用的那一小時的釣魚時間,居然也被意外地折半算到了今天。
靴中沙提醒您:看完記得收藏【筆趣789】?xiaoshubao.net,下次我更新您才方便繼續閱讀哦,期待精彩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