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奶奶瞬間表演了變臉,“吃,刺多,讓你媽給你做魚丸子。”
魚丸?
家裡女同誌也知道,因為趙雲舒要喂奶的關係,不能吃太辣。
“做魚丸太麻煩了,酸菜魚就行。”
如今釣的魚,不適合做魚丸。
太多刺了。
“今年又有新知青來。”趙大隊長長歎一口氣。
知青院那邊又要擠了。
“怎麼又來知青,知青院那邊都十幾個知青了。”
趙奶奶對於那些知青,沒有多少好感,乾活不行。
“爸,是公社那邊分的知青嗎?”
趙大隊長輕點頭,“公社那邊分的。”
“這幾年,我們大隊怎麼年年都有知青來?”
這個趙大隊長還真的不知道。
去年有羅知青,讓他們喂養的魚和豬都喂肥了不少,也給大隊帶來增產。
糧食也增產,才能讓大隊這兩年的小日子過得不錯。
今年還有藕塘,又能給大隊增收。
如今公社書記,與妮妮他們認識,而且也是一個辦事實的書記。
“過兩天,我帶著大隊社員,把知青院擴建一下。”
不然來的新知青,怎麼住得下?
哪怕幾人擠擠,明年呢?
乾脆擴建一下。
如今不少社員都會做一些泥胚,特彆是在這夏天。
隔天趙大隊長就帶著人去知青院擴建一下。
這讓知青院的知青,微微有一些酸澀。
這新知青還沒有來,大隊長就帶著人擴建房子。
人多,兩天就擴建好了。
這剛擴建好,就下暴雨了。
以為下兩天,就停雨了,可下了三天。
“爸.....”
“沒事,如今稻穀楊花......”
擔心今年收成會受災。
可抵抗不了這自然現象。
幸好在第四天一早上雨才停了。
趙大隊長第一時間帶著人去了魚塘,而霍邵北與趙雲舒帶著三個小的去了河邊。
河水上漲不說,河邊都淹上來了。
有不少人來河邊捉魚。
“小姑姑,你腳邊好大一條魚。”、
趙雲舒直接一個棍子敲下去,在朝著站在岸邊的小壯扔去。
她打獵行,如今在河邊摸魚也沒有問題。
看到魚直接敲打水麵,就能把魚震暈,這一手操作,震驚了挨著她摸魚的眾人。
還能這樣操作?
他們可不行。
沒有趙雲舒的力氣。
趙大嫂提著一桶又一桶的魚回家。
趙爺爺和趙奶奶在家看兩個小的。
至於趙母去自留地忙活了。
見魚不少了,趙雲舒才招呼一家人回家。
在回去的路上,大壯二壯他們又看到不少雞樅,直接就把衣服脫下來裝雞樅。
出門一趟,大豐收。
中午鯽魚湯、水煮魚、齊齊上桌。
“魚塘裡麵都灌滿了水,當初修了幾個放水口,幸好有,不然的話,魚塘裡麵水滿出來,一定會流出不少魚的。”
這對大隊來說,是一場損失。
這才放暑假,城裡那幾個小的,都全部回來了,王玉燕這個小學老師也一起回來了。
家裡一下子就熱鬨了。
特彆是麥子,如今完全能表達自已的意思了。
而且小柚子和小檸檬已經兩個月了,可以看,可以逗他們,但是不能抱他們。
白天除了喂奶,根本就不用趙雲舒和霍邵北操心的。
可是這日子才過半個月,趙雲舒就去上班了。
霍邵北也想要跟著去城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