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朝陽想起以前看過的一部電影視劇。
說的是在舊上海的時候,你要是想開店做生意賺錢,首先就要將自己店裡的一定比例的股份送給某一個大佬。
這個大佬什麼事情都不用乾,隻需要在他的店裡轉一下,基本上這個店就不會有人來搗亂。
現在秦朝陽想的事情其實就跟那個時代差不多。
當然,肯定沒有那個時代嚴重,但是情況基本上是類似的。
雖然黃光年不是這樣的人,就算秦朝陽拒絕了跟他合作,黃光年也不會說什麼。
但是就沒有辦法打上黃光年的標簽,這樣彆人想動他秦朝陽,也就不會再有太多的顧忌。
想明白了這些,秦朝陽心裡有了主意。
“年哥,這事我看行!”
“我倒是有個方案,你看這樣行不行。”
“我的意思是,我們拉上沈家,這樣一來以我們三家的名義合夥開這個店,要開我們就開大一點的,最起碼在金陵城這一塊要開到最大。”
“另外,沈家的勢力範圍是在京城,我們還可以在京城那邊也開一家翡翠原石店。”
“至於以後如果發展的好的話,我們還可以將江浙滬這一塊的原石商業給壟斷了。”
黃瓜年的神色一直在變換著。
他仿佛看到了一個新興產業的崛起。
眾所周知,在華夏最大的翡翠原石市場是在瑞城,但是瑞城距離這邊又太遠。
用過去的說法就是,不在中原。
那麼按照秦朝陽說的計劃,將整個江浙滬給壟斷掉,這樣一來就會成為一個屬於中原區域最大的翡翠原石交易市場。
賺不賺錢先不說,如果真的要將這件事情給辦成了,恐怕他黃光年的名字將會被載入史冊。
不說彆的,說不定多少年以後人家一提到華夏最大的原石市場是誰弄出來的。
就會有人提到他,這絕對是一件非常有意義和麵子的一件事情。
“朝陽,我覺得你這句話不錯,那我們來商量一下初步的方案。”
黃光年是一個生意人,他對生意的敏銳程度,遠遠超過了沈思佳。
不過這是沒辦法比的,一個在江湖上摸爬滾打了二三十年。
一個才參加工作兩三年,這兩者之間本身就存在著巨大的差異。
還有最關鍵的一點,黃光年是從一家小作坊做起的,他有如今的產業,是他一步步打拚上來的。
沈思佳有的是她父親的產業,她隻不過是繼承,或者說代為管理罷了。
二人這一商量就是一個多小時,沈思佳拚命地給秦朝陽擠眼色。
可是秦朝陽無動於衷,根本就不予理會。
“思佳,你眼睛怎麼啦?”
因為眼睛擠的太多,終於被黃鶯發現到了。
“沒事兒,剛剛有個蚊子!”
“對了,你在古玩店那邊怎麼樣?”
一提到這個,黃鶯就來勁了。
“我覺得挺好,那邊基本上也沒什麼事,而且工資待遇都還不錯。”
一聽這話,沈思佳就是一陣無語。
你黃鶯是缺那點工資待遇的人嗎?
你撒謊也要找個好點的理由吧!
吃過晚飯,秦朝陽又繼續跟黃光年聊了一個多小時,這才開著車子離開了。
完全忘記了今天晚上來的目的。
彆說將黃光年灌醉了,甚至還提醒黃光年彆喝酒,因為還要談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