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第一位超級英雄橫空出世!(2 / 2)

老湯姆立刻吹胡子瞪眼說道:「他不抓住這個送上門的藉口,難道要宣傳說是自己喝醉酒點燃了倉庫?」

「你就說這個天使怎麽樣?」老傑瑞一臉看熱鬨地問。

「嗯……」老湯姆思索片刻,還是不由得點點頭,「拋開那些誇張的部分,至少這個叫天使的人,確實真的救了一個家庭。」

作為老警察,老湯姆還是比較認可救人事跡的。

但隨後他又一臉嫌棄道:「不過這個《觀察者日報》太亂來了,用詞浮誇丶捏造事實,很難讓人相信他們報導的東西到底是不是真的。」

「這有什麽,好看就行。」

老傑瑞才不關心真假。

「哪個報社沒有亂報導過東西,前段時間還有報紙說月球上有人呢。」

老傑瑞就對《觀察者日報》比較有好感:「就算是編的,這上麵的故事也比其他報社有趣多了。」

「1美分的東西,計較那麽多做什麽?」

老湯姆一想,還真是這個道理。

他們兩人就是目前眾多讀者的縮影。

隻要看了一眼《觀察者日報》,稍微被它吸引,然後問起價格,許多人都樂意買上一份。

這就是方元定價極低的好處了。

買輛車要你三十萬,你會去糾結車燈大不大丶平時保養得好不好丶有多少人開過……各種角度挑剔到極致。

但如果一輛車隻要你六百塊呢?

能開就行了,還挑剔啥呢?

就算隻能開一次也樂意啊。

這就是不同價錢帶來的不同標準。

《觀察者日報》就是這樣,讀者知道這報紙的新聞肯定摻了不少水分,但確實是真解渴啊。

反正方元前世看報紙的時候,就愛盯著上麵的故事版麵和笑話看。

其他報紙還要

考慮公信力丶社會影響等因素,方元的《觀察者日報》就不需要了。

專業報社方元另有安排,《觀察者》負責說瞎話就行了。

不得不說,昆汀和貝克寫正經新聞的水平有待觀瞻,但是寫故事是真有一套,而且每個故事事實和捏造五五開,反而更加激發了人們的欲望。

不出方元所料,第二天《觀察者日報》在附近街區引起了轟動。

天使來到人間打擊犯罪的新聞,誰不感興趣?

什麽?才1美分一份?

就算當故事看,也有許多人樂意嘗試。

然後他們就發現居然有圖有真相,就算不完全相信,至少也會信個四五分。

而且拋開浮誇的描述方式不談,天使救人這件事本身也是一個值得轟動的新聞,也就是方元要建立自己的宣傳渠道,不然把新聞賣給任何一家媒體,都能收獲更大的名聲。

方元初步印刷的3萬份報紙,一個上午就被賣光了,後麵又緊急加印了將近2萬份,才堪堪滿足需求。

將近5萬份報紙散布在紐約,真正看到新聞的人數何止20萬?

雖然這個數字比起那些大報來說不值一提,但對於《觀察者》這間小報社來講,已經是幾十年未曾取得的戰績了。

而且社會上最廣泛丶最有效的傳播方式,也並不是報社,而是人的嘴巴。

經過人們交口相傳,紐約出現天使的消息很快就在附近傳開了。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