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世子妃,在吃年酒的時候也跟路蓁蓁說好了,正月十五那日,讓她就跟著蜀王府一起進宮,到時候她們就坐一起,萬事有她呢。
路蓁蓁求之不得,連連道謝不已。
到了正月十五這日,蜀王府那邊就傳來消息,說是用了午飯後就要入宮,大約是申時入宮,讓路蓁蓁也在這個時候,大家在宮門口彙合。
算好了時辰,路蓁蓁就上了馬車,這一次還是葉嬤嬤跟著。
到了宮門口沒多久,就看到了蜀王府的車隊。
宮裡設宴,除了蜀王妃、世子妃外,清寧郡主和新出爐沒多久的鎮國公夫人關氏都要入宮。
至於側妃和那些縣主們,往年也是蜀王妃發話說帶誰就帶誰。
今年蜀王妃不耐煩,索性一個都沒帶。
大家都在宮門口下了馬車,這次進了宮門,托了蜀王妃的福,路蓁蓁也混到了一頂小轎。
這次宴席還是在太和殿。
因為沒有外命婦了,倒是沒有除夕那日人擠人,連外頭廊下都設有席麵的情況了。
太和殿中,明燭高照,殿內四角四個大銅薰爐,裡頭燃燒著大把大把的百合香。
最高處單設明黃龍椅,是皇帝的位置,乃是虛設,畢竟皇帝還在前頭保和殿招待皇親國戚宗室子弟呢。
左邊靠後一點,是太後的位置。
再往下,就是四妃的位置。
依次下來,是後宮各嬪妃的座位。
然後才輪到各王府,郡王府,宗室女眷。
饒是如此,這太和殿內也是人影憧動,香風陣陣
。
蜀王府的位置靠前,等她們到的時候,已經有不少人到了。
按照蜀王世子妃的話,品級越低,地位越低的人來得越早。
身份越貴重的人來得越遲。
最後一個到的,肯定是太後。
路蓁蓁一看,確實,看位置安排,郡王以下都到齊了。
那些後宮嬪妃們,也就是四妃還沒到了。
跟著蜀王世子妃到了位置坐下,蜀王妃和世子妃就跟附近相鄰的聊了起來。
隔壁的是慶王府的王妃,看著蜀王妃後頭跟著兩個麵生的女眷,忍不住好奇:“這兩個孩子倒是麵生,一個應該是你家老二剛娶的媳婦,還有一個是?”
蜀王妃大大方方的介紹:“這個是我們家老二剛娶的媳婦,這個是我家侄兒媳,寧平侯府的四奶奶,陛下前些日子剛封的樂安鄉主。”
“這孩子進宮少,又是一個人,我娘家老太太和嫂子擔心她小孩子家家的,讓我照看一下。”
慶王妃一聽,對關氏沒怎麼關注,倒是上下打量了一下路蓁蓁,半晌才笑道:“倒是個齊整孩子,聽說貴妃娘娘很是喜歡呢,如今我一見,我也喜歡。”
說著就從手上褪下一串明珠來,塞給路蓁蓁:“好孩子,我看著你就喜歡,拿著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