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曾想,她們曆儘千辛萬苦逃了出來,好容易跑到了縣衙。
因為她年紀最小,加上半路受了傷,所以大家將她安置在城外的破廟裡頭,剩下的幾個采珠女一起去了縣衙鳴冤。
留下來的采珠女叫阿珍,她在破廟等待那些姐妹的消息。
從早上等到了晚上,等了三天,縣衙沒有任何的動靜。
那些姐妹也一去不返,再也沒有回來過。
阿珍身體的傷好一點後,去城裡打聽,卻被好心人提醒,讓她彆打聽了,不然小命難保。
阿珍不傻,很快意識到了什麼。
她不敢再露麵,偽裝成乞丐,在縣衙附近等待。
終於幾天後,從縣衙的牢獄裡頭,拖出幾具女屍來,給丟到了亂葬崗。
阿珍一路在後頭,跟到了亂葬崗,等縣衙的人走了後,湊近一看,確定了那幾具女屍就是跟她一起逃出來的姐妹。
這下就算是傻子都明白了,縣衙靠不住。
阿珍不明白,親手埋葬了那幾位姐妹後,她又守在了縣衙附近,想找個機會,在縣太爺麵前告狀。
她日夜守啊,沒守到縣太爺的蹤跡,卻看到了一個熟悉的身影進了縣衙。
那個身影,她就算是死都不會忘記,正是屠殺她們村的其中領頭之一。
阿珍眼睜睜的看著那個人進了縣衙,又被縣太爺恭恭敬敬的送了出來。
就明白了,這個仇隻怕是報不了了。
因為她們誰也沒想到,原來縣太爺和那些海盜是一夥的。
阿珍萬念俱灰,渾渾噩噩了好多天。
幾次想死,可又有一口氣不甘心。
她也不知道自己能做什麼才能為親人,為村民複仇,她什麼都做不了。
隻能白日在城裡祈禱,晚上回到破廟裡頭。
就這麼熬過了一天又一天,就在她要徹底絕望的時候,卻看到了蔡氏乘坐的林家標記的馬車。
阿珍想起了當初蔡氏救過她一命,而且蔡氏不是番城人,是不是可以求蔡氏,她也許認識更大的官,能幫上她?
帶著這個念頭,阿珍暗中觀察著蔡氏,看到她四處打聽她的下落,心裡那個念頭越發的強烈了。
所以在蔡氏用自己告訴她的法子,留下消息的死後,阿珍抱著破釜沉舟的心情出現了。
蔡氏聽完阿珍說的這一切後,第一反應就是荒謬,官匪勾結,這怎麼可能?
可是,阿珍以自己,以全村人的性命發誓,讓蔡氏不得不相信。
但是就算相信了,蔡氏也不敢插手。
她隻是個商,那可是官!
當即就想拒絕,可對上阿珍那絕望的枯槁的眼神,蔡氏又有些不忍心。
關鍵時刻,蔡氏想起了路蓁蓁。
若阿珍真想找更大的官來鳴冤,唯一能幫得上的,隻有路蓁蓁這個縣主了。
更何況,蔡氏電光火石間,突然想起了路蓁蓁之前交代給她的一件事。
當初路蓁蓁是說,讓她動用林家所有的商鋪,所有的人,打聽一下,近幾年來,附近有沒有出現什麼奇怪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