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家。
蘭大夫人示意下人們將好些箱子的禮物都擺放在了蘭母的院子裡。
扶著她出來看。
蘭家幾位奶奶拿著單子正在核對呢。
看到蘭母出來,都迎上來行了禮請了安。
拿著單子給蘭母介紹這禮物都有些什麼,哪些是路蓁蓁專門孝敬給她老人家的。
蘭母樂得合不攏嘴,加上兒媳婦和幾個孫媳婦一起湊趣,更是高興得不行。
正說笑間,蘭侍郎,如今的蘭尚書回來了。
彼此見了禮,蘭尚書掃了一下這幾乎占據了半個院子的箱子,嘴裡責罵著:“到底是年輕不懂事,這才去南越那邊,也不知道站穩腳跟了沒有,就亂花錢。”
嘴上這麼說,手裡卻已經摸了一個象牙的鼻煙壺,愛不釋手了。
蘭大夫人知道蘭尚書這是口是心非,心裡不知道多高興呢。
也懶得看蘭尚書留在這院子裡,影響大家的心情。
從旁邊抽出路蓁蓁和傅知易專門給他的信,往蘭尚書懷裡一拍:“這是蓁蓁和易哥兒給你的信。”
蘭尚書捏著厚厚的信,也就順勢跟蘭母告退,去前頭書房了。
到了書房,蘭尚書坐下後,猶豫了一下,還是先選擇看路蓁蓁的信,畢竟自己這個閨女的信比較有意思。
不想自己那個大外甥的信,乾巴巴的全是公事,毫無感情。
果然沒出蘭尚書所料,路蓁蓁信裡大肆描寫了南越的商業是如何的發達。
又著重寫了南洋和西洋那邊的海船每次到達南越,會帶來多少舶來品。
這些舶來品在南越被當地商人買下多少錢,到了京城這邊,又值多少錢。
……
蘭尚書剛開始看還當路蓁蓁隻是跟他說些家常和風土人情,可越看,臉色就越嚴肅了起來。
他身為戶部尚書,對於金錢這一塊格外的敏感。
看了路蓁蓁列舉的例子,心裡飛快的算了賬。
很快就得出了一個讓他都有些瞠目的數字來。
作為戶部尚書的敏銳性,他很快意識到了這裡頭的商機,還有這裡頭的蹊蹺。
立刻就明白了路蓁蓁這封信真正的意思。
這些年,朝廷一直都以為百越是莽瘴之地,雖然知道那邊有碼頭,這些年因為碼頭和海外船隻停泊,跟朝廷的商人有交易的緣故,是比之前繁華了些。
可在大家心目中,蘇杭一帶,才是朝廷真正的富庶之地。
可看著路蓁蓁這上麵列舉出來的數據,這百越之地,最起碼南越是不輸於蘇杭的。
既然如此,這些年南越那邊交上來的稅卻跟多年前,並沒有太多的變化。
這裡頭的蹊蹺——
蘭尚書意識到了,路蓁蓁這是給了他一個絕佳的機會。
仔仔細細的將信又看了一遍,心中那個感覺越來越明顯清楚了。
深吸了一口氣,將路蓁蓁的信放到了一邊,拿起了傅知易的信。
輕飄飄的,毫無分量。
打開,一張紙,上麵寫著自己方才的猜測,最後多了一行字:建議重開市舶司,由朝廷來掌控海外貿易,收入充盈國庫。
這想法和蘭尚書方才心中所想,一般無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