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第 102 章(2 / 2)

九千歲[重生] 繡生 6499 字 8個月前

暖盆中炭火燒得極旺,門窗緊閉,融融暖意便被禁錮在了室內。叫這小方天地裡,也有了春日的氣息。

薛恕用儘了千般技巧與手段來取悅他,逼得殷承玉眼睛都紅了,泄憤一般咬在他肩上。

“殿下病還未好。”薛恕以拇指摩挲他的唇角,帶著濃濃的安撫意味:“待病好了,臣再伺候殿下。”

他總是最清楚殷承玉想要什麼。

殷承玉鬆開唇,抬腳踹在他身上,嗓子啞得厲害:“滾下去。”

*

大約是話說開了,兩人相處比從前更默契一些,自有一種旁人難以插.入的氛圍。

殷承玉生病的這兩日裡,凡事無論大小,都是薛恕親力親為,外麵諸事也都是他代為傳話。

偶爾偷得片刻閒暇,便在榻上廝磨而過。

如此到了第三日,殷承玉的病便好了個七七八八,因休養了幾日,氣色反而比生病之前更加紅潤些。

這日正是三江商會幾位大東家帶著賬冊來對接的日子。

自上次被薛恕一番震懾之後,這些商賈打消了僥幸之心,再也不敢偷奸耍滑,回去之後老老實實地清點盤算了庫存,到了約定之日,便爭先恐後帶著賬冊前來了。

他們生意鋪得大,湖廣各地都有分鋪,薛恕先前限他們兩日內交接貨物,但如今路途不便,有些倉庫亦距離武昌府甚遠,就算要調貨也來不及。是以這幾個大當家帶著賬冊前來時,還頗有些忐忑。

生怕這一次薛恕又要不講理,隨便捉個倒黴鬼砍了手指。

好在這一次並不是薛恕獨自前來,大東家們看見當先走在前頭的太子時,眼神如同看到了救星一般,

要是早知這太監如此難以對付,他們絕不會在太子麵前陽奉陰違,叫他有機會將這煞神放出來!

殷承玉進了廳中。薛恕讓人在黃花梨木的圈椅上鋪了暖和的軟墊,又讓人擺上了炭盆、熱茶等物,才請他坐下。

“孤前些日子偶感風寒,便將采買賑災物資一事交給了薛恕,聽他說幾位大東家都十分配合朝廷賑災,竟願意將庫中七成存貨以市價三成價讓利給朝廷。都說商人重利,可孤看諸位卻是憂國憂民的大義之輩,待災後孤必定讓薑巡撫將諸位之功績刻於功德碑上,以供後人瞻仰。”

聽著他這番大義凜然的話,幾人又是好一陣肉痛。

市價的三成啊!這批貨一賣出去,彆說回本了,恐怕連帶著先前趁雪災掙得那些雪花銀都一分彆想留下!

太子身邊這位太監是當真將他們算得死死的!

幾人敢怒不敢言,還得賠著笑臉說“應當的應當的”。

畢竟隻要不傻,都能瞧明白這位太子絕不像表現出來那般平易近人。先前他們就是信了這幅寬和好拿捏的模樣,才敢一而再再而三地推諉。

結果便是太子不再露麵,卻將身邊的大太監放了出來,恨不得將油水刮得一滴不剩!

也就是他們沒犯下大事,否則隻看文大東家如今的情形,便知抄家恐怕是免不了了。

眾人不由隱晦地瞧了如今代父出來處理生意的文家大公子一眼。

文大公子臉色雖然有些白,但行事還算穩重。他將賬冊雙手捧上去,條理清晰道:“文家名下的糧倉數目都已核算清楚,共計五萬三千石白米,除留下一萬五千石做生意周轉,還餘下三萬八千石。這三萬八千石白米分散囤於八個糧倉,其中屬武昌府通城縣和崇陽縣的糧倉屯糧最多,合計有兩萬三千石。餘下之數則分散於六個糧倉之中,若要調運過來,費時費力。草民鬥膽提議,太子殿下可將糧食繼續存放於文家糧倉之中,各地需要賑災時,可持官府令牌就近前往文家糧倉調糧。文家米糧鋪的管事夥計都聽從官府調遣。”

這也是殷承玉的想法,若是將這些物資都集中到武昌府來統一調配,實在費時費力,不如按照遠近劃分分配,由下麵各州縣的官兵前去調取物資賑災。

這位文大公子倒是個聰明人,比他父親倒是識時務多了。

殷承玉頷首:“孤正有此意。今日幾位大東家便留在府衙,薑巡撫會來與諸位商議各地倉庫物資分配一事,屆時還需要諸位配合往各地傳信,方便行事。”

想了想,又對文大公子道:“至於通城縣與崇陽縣兩地的米糧,今日立時便可派人去調,還需文公子派人隨行。”

文大公子連聲應允,對身邊隨行的管事交代了一聲,便讓他同負責調糧的官兵一道趕往通城縣和崇陽縣。

殷承玉將大東家們呈上來的賬簿翻閱過一遍後,薑政才終於趕來。

這些日子他要統籌各地災情,自然也不清閒,整個人瞧著比先前憔悴了不少,但精神卻極好。他急急忙忙同殷承玉見了禮,便迫不及待去和大東家們確認各處倉庫的詳細位置去了。

有了一這批物資,他們便不需要從周邊布政司借調賑災糧了!

見薑政興高采烈地商議了起來,殷承玉便沒有多留,去了書房處理這兩日堆積的公文和信件。

到了晚間時,薑政便來稟報,說已經劃分好了各地倉庫物資的調配範圍,隻等明日一早派人往下頭各地傳訊,調取物資便可。

“通城那邊可有消息傳回?”殷承玉問。

薑政算算時候,道:“通城距離近,傳信的應該快回了。”

正說著,便聽外頭有人高聲報道:“太子殿下!薑巡撫!通城的糧被山匪劫了!”:,,.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