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張穀依然堅持。
王平道:“三名推薦人聯名推薦倒是不難,我現在一個電話就能幫你找齊三人。”
張穀心中暗暗咋舌王副院長的人脈能量。
“不過,這優異成績,就隻能靠你自己了。”
“說到底,拿得出手的成績才是硬實力。彆人才敢給你聯名推薦。”
王平笑道:“我倒是有個主意,你要是能儘快把前幾天的吻合術,寫成文章,機會就大的多。”
“文獻是最好的敲門磚,市醫學會提倡真抓實乾辦實事,最看重有科研能力的醫學人才。”
張穀也在思考這件事的可行性:“可是隻靠那一台手術的數據,難以支撐起一篇文章。”
王平笑道:“你那新吻合術足夠優秀,即便隻是一篇探討思考的文章,也會引起很大的重視,足以支撐你繞開審批程序,直接破格錄入了。”
王平非常看重張穀的吻合術,那可是連腸胃領域大佬耿博忠都讚歎不已的手術技術。所以王平上次就叫盧偉提點張穀,這次又拿這個說事。
在王平看來,隻要能把文章發出去,引起重視,這成績拿來加入醫學會,應該沒有太大問題。
張穀點點頭,也覺得這條路可行:“好,那我回去就著手這件事。”
王平滿麵笑容:“行!這是大事,你回去好好構思一下,需要什麼配合,我和向建華說一聲,讓整個普外科都全力配合你。”
王平能做到這個份上,已經是表明了他非常看好張穀的態度。
張穀心懷幾分感激。
……
回到醫生辦公室。
張穀整理了一下午關於改良吻合術的資料。
“光靠上一台手術,資料還是有點少,想要文獻權重高,引起足夠的重視,我還得再找一些數據支撐才行。”
“起碼,再做一台足夠分量的吻合手術才行。”
張穀思來想去,先去看看最近科裡,或者其他科室,有沒有合適的手術病人。
先找到姚娜。
“姚主任,上次那種粘連嚴重,需要行胃大部切除術的病人,還有嗎?”
姚娜笑道:“咱三院哪有那麼多嚴重病患,不過你等下,我再看一下病曆本。”
姚娜翻看了幾遍住院等待手術的病人,最終搖搖頭。
“如果查出病情嚴重的,直接就去上級省級醫院了。上次那種探查後才發現粘連嚴重的,在咱三院是少數情況。畢竟咱三院這醫療條件,你也懂的。”
張穀無奈的點點頭,三院的醫療水平還是不足。嚴重複雜的病患,也不敢來三院啊。
姚娜猜測道:“你是想再做幾台吻合術,做個小課題?”
張穀連忙道:“不敢說做課題,我就是想再做一台手術,多積累一點數據,打算寫一篇探討性的文章。”
姚娜輕輕點頭,想了一會兒。
“上次那種胃遠端吻合術,確實是沒有。”
“不過,最近咱向主任手裡,有個疑難複雜病人,他成立了一個攻堅小組,目前正在製定手術方案的階段,是胃癌近端腫瘤,我也不知道適不適合你的課題。”
張穀道了謝:“行,不管適合不適合,我去看看。”
……
上次的吻合術,是胃遠端吻合,是胃殘部和空回腸吻合。
向建華正在研究的這台手術,是胃近端吻合,是胃殘部和食管吻合。
張穀也拿捏不準,這是否對他的文章有幫助。
他打算先去看看病人的情況再說。
“上次做課題文章,有馬主任幫我,這次可全靠我自己了。”
張穀來到向建華的辦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