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穀和劉全經過驗收,完全合格。
課題小組的培訓,也步入正軌。
劉全問道:“張組長,這器械也到位了,今天你來實物培訓?畢竟對於這手術治療方案,你肯定比我理解的深啊!”
張穀:“行,那今天我來。”
兩人結伴進入多媒體會議室。
沈文婷和陸冬冬正在裡麵整理昨天的筆記。
看到張穀也進來,沈文婷還主動讓了個座位給張穀。
前幾天還說張穀不用上劉主任的課,這不是也來了嘛!
這胃鏡手術,還是人劉全主任的拿手技術,張穀也是得學習的。
沒想到,劉全走到下麵來,一屁股坐了下來。
然後攤開筆記本,一副要認真聽講的樣子。
沈文婷和陸冬冬意識到了什麼,臉色一變,猛的看向張穀。
就看到張穀大步邁向了講台。
“今天劉主任休息,換我培訓。”
劉全在下麵笑道:“不用給我找台階下,聽課就是聽課,什麼休息?”
“我說一下,這台胃鏡手術,張組長其實比我更精通,這冊手術治療方案,就是他寫的,你們今天可要好好聽,這可是原作者來講課了。”
沈文婷和陸冬冬嘴巴都合不攏了!
這方案竟然是張組長寫的?
劉主任都要聽張穀來講課?
兩人腦袋一時都有點宕機,到底誰才是胃鏡室的主任呀?
看兩人一副驚訝、不信的樣子,劉全將一個托盤,放在桌子上。
托盤中,一個胃鏡擴張探條,一個食管金屬支架。
沈文婷一下反應過來:“這就是治療方案中提到的改良擴張探條和金屬支架吧?”
劉全道:“對,你們昨天就提問,說手術方案中的改良擴張探條沒見過。這就是剛從醫療器械公司拿回來的,你們仔細看看。”
“而設計者,正是張組長。”
沈文婷仿佛看外星人一樣看向張穀。
她發現自己原來根本沒有看透朝夕相處的張穀,這家夥,到底悄悄隱瞞了多少實力呀!
陸冬冬心下暗道,看來還是自己平時不夠細。
鑽研精神上,還得和張醫生學習啊!
張穀道:“擴張探條和金屬支架的作用和用法,我待會再講。”
“現在先說一下在胃鏡手術下,如何選擇合適的擴張方法。”
張穀一開始講課,劉全三人都正襟危坐起來。
“在進行擴張手術之前,要先根據患者的上消化道鋇餐造影和胃鏡檢查結果,來選擇使用擴張探條還是水球囊。判斷方式,主要在狹窄部位的長度、程度、走向。”
“擴張探條張力強,適合嚴重狹窄,和狹窄長度大於六厘米的患者。但這種方式易過度損傷,甚至操作不當會造成穿孔。水球囊的擴張力較弱,且難以持久,隻適合狹窄不嚴重的患者,但勝在較為安全,操作難度低。”
聽著張穀在上麵侃侃而談,且講的深入淺出。
沈文婷和陸冬冬對張穀的實力再也沒有懷疑。
兩人也終於明白,為什麼組長劉主任都隱隱以張穀為主。原來人的硬實力擺在這。
與此同時,醫學會也從各醫院,協調相應病人。
隻是出了個問題……
病人一次協調過來的太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