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心裡,都給自己暗暗打氣。
沈文婷和陸冬冬看了眼張穀,仿佛找到了主心骨。劉全也暗想,接下來的手術中,隻要全力配合主刀,聽主刀的話,肯定沒錯!
咱這位主刀,非常靠譜呢!
經過剛才那台手術,整支團隊的凝聚力大增,張穀幾次淡定化險為夷的操作,也讓彆人許以他信任。
張穀選的這4號床,也很講究。
4床較為緊急,但狹窄程度不大,隻需要氣囊擴張即可,而且還要置入金屬支架,可以說非常具有代表性。
有了上次的經驗,每個人都熟練了幾分。
劉全和陸冬冬插入胃鏡後,如前一台病人,置入導絲。
不同的是,這次因為病人狹窄程度並不嚴重,張穀選擇氣囊擴張。
循導絲插入長度約90厘米,直徑為47毫米的導管,其中氣囊長度10厘米,氣囊直徑選擇35毫米中間檔位。
將氣囊中段騎跨於賁門處,將導管與壓力表相連,進行氣囊緩慢充氣增壓,逐漸撐開狹窄處。
“陸醫生,患者狀態如何?”
陸冬冬看了看各項指征:“都很正常,患者也沒出現不適。”
張穀道:“逐漸增壓到12磅,如果有異常,立即停止增壓。”
劉全點點頭:“好。”
這一台手術很順利,沒有遇到任何意外情況。
三個小時的反複擴張後,狹窄處基本擴張到了正常水平。
期間,張穀讓劉全也試著操作,去熟練手術過程。
逐漸的,劉全也有了一些手術心得。
“下麵是本台手術的重點,置入金屬支架。”
……
與此同時,向建華也關注著科研樓的情況。
如今,各個課題項目組,都開始組建團隊,立項。
但真正開始課題手術的,隻有劉全和張穀這支團隊。
“這一上來,就給他倆這麼大的難題,希望這兩個人能撐得住吧。給咱下半年項目,來個開門紅!”
向建華往科研樓那邊打了個電話,詢問情況。
很快,就傳回來了好消息。
“首台手術已經成功了嗎?”
向建華的嘴角翹起來:“這個張穀,真是沒讓我失望啊,省裡大醫院才能做的手術,竟然讓你這麼個小年輕給鼓搗出來了。”
“這次課題要是真讓你做成了,我一定給你在院委會領那裡記一頭功。”
……
置入金屬支架過程,也挺順利。
靠著支架導入器,以及x線機的確認下,張穀將支架順著導絲緩緩下放。最終保持中心部位在狹窄段中心點,並覆蓋病變的上下端。
打開保險,緩慢拉回外套管,用內套管頂住支架,防止移位,膨脹支架。
所有操作,一氣嗬成。
讓劉全都懷疑,張穀以前是不是早就做過置入金屬支架術。
不然怎麼會這麼熟練。
至此,第二台手術,也宣告成功。
劉全勸道:“張組長,咱已經連續做了八個小時手術,要不要休息一下?”
張穀看了眼眾人:“你們還行嗎?”
眾人雖然略有疲憊感,但眼眸裡更多的是成功後的興奮和喜悅。
“我還行!”
“我也沒問題。”
劉全瞪了一眼神采奕奕的沈文婷和陸冬冬,“你倆當然沒事,換你倆做主刀試試?”
兩人頓時不說話了,誰都知道,主刀才是消耗最大的那個,他們做點邊邊角角的工作,當然不怎麼累了。
“張組長?”劉全看向張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