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醫生來了呀!”
不少人都和張穀打著招呼。
“我這麼受歡迎了?”
張穀也明白,多半是院裡剛剛讓各科室開展了學習鐵人奉獻會,而張穀被樹成了正麵典型。
張穀一一回應這些熱情的小夥伴。
有幾個年輕的小護士,還悄悄擠到張穀身邊。
“張醫生,你微信號多少,咱加個微信吧,培訓後我說不定有問題得請教你呢。”
“也加一下我的微信,我掃你還是你掃我?”
“張醫生,我聽說你做課題也很厲害,能不能教教我呀?這是我手機號。”
有點太受歡迎了啊……
彭達這個單身狗趕緊過來救場:“都讓開,先讓張醫生進去。”
這場急診科培訓,氣氛很熱烈。
尤其是下麵的人員,一個個都很熱情。
張穀點了幾個人的名,讓她們發言,反饋也都很積極。
總之,是一場成功的培訓會。
雖說是在培訓彆人,但也讓張穀對於吻合術,更多了幾分思考。
“我的吻合術發表過一篇探討文章,但這還不夠。”
“吻合術課題是一個大的門類。需要更多台不同的吻合方式手術來支撐。”
之前是因為手術技能卡不夠,這才沒敢涉足這個大課題。
這次舊事重提,再加上張穀現在腰包鼓了。
讓他生出了幾分野心。
或許,能趁著醫學會資金扶持的機會,把吻合術課題也做了?
據張穀所知,吻合術這個課題,到現在也一直沒有人做。
張穀還有機會。
……
省《當代實用醫學》雜誌。
邱主編潤色了一遍《胃鏡下擴張治療上消化道狹窄術48例病例分析》。
又校驗了一遍,邱主編不由得讚賞道:“這篇文章,是張穀醫生投稿的數據量支撐最大,含金量最高的一篇了。”
“最關鍵是,實用性非常高!一旦發表出去,省裡那幾家大醫院估計都會打過電話來詢問。”
邱主編也是醫生出身,深入了解過業內情況。
省裡那幾家在做這台手術的,都是采用水球囊擴張。張穀文章中提高的這種改良探條擴張,以及金屬支架的長期支撐,還是比較罕見的。
可以說,張穀的這篇文章,彌補了山省在胃鏡下擴張治療上消化道的手術一段空白。
這種文章能不主推麼?
“去找總編申請一下,爭取拿到封推主打位置。”
封推主打位置,就是一本雜誌期刊封麵重點大字推,每一期都需要總編親自拍板。
……
下午,張穀接到了邱主編電話。
電話一接通,邱主編那熱情的聲音就傳來。
“張醫生,跟你說個好消息!”
張穀心中一喜:“是不是拿到封推主打位置了?”
他那篇文章,含金量是有了。但天南海北投稿的文章那麼多,說不準就有更好、含金量更高的文章壓過他。
所以張穀一直以來,也有些忐忑。
邱主編嗬嗬笑道:“不止如此!”
“你的文章標題,已經確定要在封麵位置上,最顯眼處印上了。”
“我和你說的,是另一個好消息!”
“還有彆的好消息?”張穀好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