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終,還是推脫不得。
張穀走上講台,麵對著昔日的同學。
“那,我就簡單說兩句。”
眾人頓時響起了熱烈的掌聲,台下的姚娜,也是報以微笑,同樣鼓起了掌。
張穀道:“太深刻的話,我也不會說。”
“我就說工作以來的兩點感觸吧!”
姚娜也目不轉睛的看向張穀,想聽聽他會說出些什麼。
張穀徐徐道:“我的第一個感觸,是要珍惜提攜你的人,我在三院這一路走來,出現了太多幫助我的同事和領導。”
“他們給了我很多機會,提攜我,幫助我,我對此無比感激,有些人的恩情,我會一直記在心裡。”
張穀說著,腦海裡不由得浮現出周東風、向建華等人的身影。
他當初學習的慢,不夠機靈,周東風卻願意留下張穀,給他爭取學習的機會。
後來稍有起色,向建華這位大佬又給了張穀無比的信任和支持。
想著這些,張穀的講話不由得帶有了感**彩。
姚娜眼眸也柔和下來,她還是第一次聽張穀敞開心扉。
原來這小子,心裡裝滿的都是感激嗎?
真是個很好的小夥子呢!
張穀道:“我的第二個感觸,是要熱愛醫術。入行以來,我發現了很多可愛的人,他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理想和追求,無一不是對醫術充滿了熱愛。”
張穀腦海裡,想起了劉全,沈文婷,以及他自己。
劉全五十多歲,依然不停歇的學習,進步,寧願擺低姿態叫他小張老師。對待胃鏡下高頻電凝切除等需要高精度的手術,也足夠慎重,生怕因為自己的技術的問題而對不起患者。
沈文婷這個家裡十幾棟樓的拆二代,躺著就能收租,卻為了自己的追求,毅然從醫。雖然她從未明示過追求是什麼。可每次電視上播放年度最美醫生的時候,張穀能看到沈文婷的眼裡,充滿了向往的、期待的、追逐的光。
張穀自己,從傳承自奶奶的精神開始,到後來每次治好病人時,看到患者和家屬那由衷的微笑和感激,張穀便覺得很滿足,覺得一切都值了!
這些都是他的親身感受,講出來的感言,便自然而然的多了幾分說服力。
“最後,我希望大家都能考入三院這個大家庭,或者是其他更好的醫院,衷心祝福大家!”
台下再次響起掌聲,有的人真聽進去了,頗有觸動。
有的人則麵露不屑,覺得張穀很裝,加入個醫學會就牛了?儘說些虛的。
和部分同學們敘了會舊後,張穀便告辭離開。
校園林蔭小道。
姚娜笑道:“剛才講的不錯!你那番話,都讓我想起了我當初學醫的初心。”
張穀不好意思道:“隨便說了幾句,姚主任見笑了。”
姚娜也笑笑,“選擇學醫,每個人的目的不同。起碼,我發現了咱倆的共同點,咱倆的初心一樣。”
張穀汗顏,姚主任找到和我的共鳴了嗎?
我怎麼沒找到呢……
“到教導樓了。”
兩人收斂心思,邁入大樓,來到副校長室。
由於向建華和副校長伍岩已經打過招呼了,所以一來,兩人就受到了伍岩的親自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