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以為剛剛進展到最後一步的小猶太舍不得自己,趙正笑著走過去,抱了對方一下。
“等下可能要用到,你先拿著。”
從自己的小包裡拿出500港元,周蕙慜生怕男朋友在外麵舍不得花錢。
“行,謝謝敏敏。”
看著女朋友如此貼心的模樣,先前已經拿過200的趙正,倒是沒有拒絕。
等到他開始拿稿費,肯定交給對方保管,沒有必要在這電台門口拉拉扯扯。
“預祝阿正成功。”
親了下男朋友的臉,周蕙慜開心地走進大門,
而趙正也沒拖遝,背著一隻單肩書包上了電車,往新界方麵趕去。
這年頭港城的治安不咋滴,出門談判也儘量彆拿公文包,什麼時候被古惑仔看到,掏出一把小刀找你化緣都不一定。
這一點,趙正比較謹慎。
因為名報、東華日報、港城星等銷量靠前的報紙都在新界方麵的大埔,其餘的小報社也是跟風在這附近開設檔口,隻是隔了一兩條街。
銷量多不多不重要,沾點氣運最重要。
早飯的時候,已經打電話和小風報的主編約好,趙正提前半小時踩點了一下小風報的地址和銷量。
地址就不說,一個巴掌大的小作坊,可能華仔門徒裡的工廠也就差不多大。
此時的港城,普通人沒有什麼信息接收渠道,除了電視台就隻有報紙,因此報紙行業就像三四十年後的非法小網站那麼多,那麼卷。
而港城有關部門,對這個現象也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反正這些人不犯法就行。
“500,還退個三四百。”
門口老大爺收下一包健牌香煙,說出的銷量數字讓趙正大吃一驚。
每天就200的銷量,這小風報是怎麼活下來的,怎麼養得起報社的員工,靠情懷嗎?
要知道,前兩天名報剛在他們首頁上慶祝,日
銷量超過8萬,創始人景明鏞剛花了1250萬港元買下山頂道的豪宅。
就這200銷量,人工費都賺不回來。
“靚仔,我勸你一句。要是來找工作的,換一家嘛。”
看在這10塊一包的香煙上,月薪過4500的老大爺也是打開了話茬:“這報紙已經換了三個老板,現在這個原來是做裝修。原本嘛,想著靠報紙的銷量給他們裝修公司免費打個廣告,結果越辦越差。現在整個報社就三個人,一個做主的,一個打樣的,一個印刷的。差不多,也快換老板了。”
說完之後,熱情的老大爺主動勸道:“要是想上工,旁邊那家雪月報還不錯,每天銷量兩三千,有時候還加印呢。”
“謝謝大爺。”
沒有解釋什麼,趙正走向了不遠處的茶樓。
這大埔報社一條街,自然少不了文化人最愛的茶樓,那真算得上十步一館,讓人目不暇接。
既然是500銷量的主編,找的茶樓自然不會很大,一個名為‘瀟湘茶樓’的小門麵,差點讓人看不見。
“蔣主編,您好,我是趙正。”
問了前台的中年老板,趙正來到裡麵的8號桌,見到一位絡腮胡的中年人,主動用了一個尋常的文化人稱呼。
若不是提前聯係過,就衝對方這相貌,趙正覺得這蔣老板年輕時肯定在社團裡大殺四方過。
想必,對方不會喜歡‘老板’這個詞,更中意‘主編’這個文化屬性濃厚一點的情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