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了,趙作家,你這小說名字?”
準備完善合約的蔣有得,客氣地問了句。
“覆雨翻雲。”
在這個問題上,趙正並不想改名字。
小說的主角,本就是兩大神兵覆雨劍、翻雲刀的傳人,聽上去氣勢十足,先聲奪人。
在這方麵,趙正為了迎合報刊連載,稍微改動一下,讓書迷有個明確的對比,增加可看性。
“好,這個名字取得太好了。”
而蔣有得想到的,卻是那些看小說的大老爺們見到這個書名,就能聯想到某些少兒不宜的場景,簡直太貼合他們小報社的辦報宗旨。
這小說不火,簡直沒有天理。
“不知道,趙作家取個什麼筆名?”
“滄海有魚。”
很快,蔣有得把幾個空白處填好,遞給了對方:“趙作家,您看看,有什麼意見,儘管提。”
“好。”
等這位蔣主編將空白處填上,趙正也無需擔心什麼陷阱,乾脆利落地簽上了自己的名字。
這年頭,要是報社給的條件不好,他們作家單方麵解約,都會得到全港讀者的支持,誰讓他們拿著筆杆子呢。
前幾年,知名小說家況尼和太陽星談不攏價格,直接掀了桌
子,中途斷更投了新東家名報,一點負麵後果都沒有,甚至還被讀者老爺誇為‘文化人的真性情’。
除非像景老先生那樣的老牌名宿,才能壓住況尼和他妹妹多年,沒有漲稿費,卻也是買了套小公寓獎勵對方,從側麵化解了雙方因為錢鬨出的矛盾。
“這400塊,算是我給趙作家的定金,還請您不要嫌棄。”
見到這位年輕作家簽好合約,蔣有得也是乾脆,拿出身上所帶的400遞給對方。
按照先前的報價,前期三萬字稿費就要2400塊,蔣有得先給出個零頭,也算是體現自己的誠意,順便把對方給綁牢了。
年輕人最好麵子,港城江湖人士更是一諾千金,蔣有得也不怕對方跑了。
“謝謝蔣主編。”
沒有遲疑,趙正收下那筆定金。
出道的第一本小說,他也沒想著待價而沽。
真要提升身價,等這一本《覆雨翻雲》寫出了名氣,小說的稿費自然會漲上來。
再聊了幾句之後,趙正便起身告辭,離開了茶樓。
身懷1200塊的‘巨款’,趙正也沒急著回去,而是先去油麻地的奇華餅家買了一盒小猶太最喜歡的蛋黃酥,再坐車回了九龍的彌敦道家中。
一盒蛋黃酥價格30港幣,折合華元10塊,貌似現在內地的職工工資也就15塊一個月左右。
也就節假日的時候,小猶太才會買一盒帶回家分享,趙正開始賺錢了,自然不會虧待了女朋友。
“想念空調的味道。”
雖然已經到了10月,但港城的天氣也沒那麼涼快,回到家的趙正坐在老舊的書桌前感慨一番,打開桌旁的舊式風扇吹著,靜下心來寫書。
簽了合約,現在每寫1000個字,都是80塊錢,慢不得。
早點換一間大房子,和小猶太深夜加班的時候吹上空調,才是正理。
與此同時,在電台上班的周蕙慜,也是接到了主任一個不好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