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邁向名流的第一步(2 / 2)

港城1985 獨釣長江雪 3482 字 2個月前

對此,趙正很是肯定地回答道。

站在旁邊配合演出的周蕙慜,看著自家男朋友的演技,麵帶微笑不說話,目視對方的眼神裡滿是情誼。

能想出這樣結識景先生的方法,她的男朋友也是很厲害的,不愧是街坊鄰居掛在嘴邊的大作家。

“小友客氣了,不知道我能否看一下你的手稿?看小友剛才下筆如有神的模樣,我倒是有些心癢了。”

再次重提自己的要求,景明鏞的語調平和了許多。

“沒問題。”

把女朋友收拾好的手稿遞了過去,趙正順帶介紹一下:“這是我新寫的一本小說,才寫了個開頭。當然,和景先生的名報上那些大家,肯定不能比了。”

說著話,趙正也是給對方倒了一杯熱茶,等待著對方品茗。

茶葉,是他托阿琛幫忙從內地帶來的西湖龍井,絕對的上品。

小說嘛,算是後武俠小說時代的代表作《昆侖》。

上輩子讀高中的時候,最為流行的《今古傳奇·武俠》,是他們男生必看的期刊,每周一期,零花錢不多的趙正和同寢室的兄弟們輪流購買,一期不落。

其中,讓趙正印象最為深刻的,就是這本長篇武俠《昆侖》,幾乎貫穿了整個高中生涯。

那時候,很多人都把這本小說當做是00年代的一脈相承景老先生風格的大作,隻是沒有後來網絡時代那般熱烈。

“小哥不要太過自謙。”

客氣一句,拿起那份手稿,景明鏞坐下來認真地看了起來。

率先入眼的,是一手方正的楷書,讓人一見就心曠神怡。

“北宋末年,徽欽二宗北授,天下皆哀,各路兵馬入京勤王,武林豪傑聞風而動...”

很快,景明鏞就被這離奇的架空曆史文給吸引了,慢慢品一口香茶,心神隨著那個樸素的山村少年一步步登頂高位。

而旁邊的三人,都是安靜地等待著,沒有打擾對方。

握著女朋友的手安慰對方,趙正的內心沒有絲毫忐忑。

照搬了《昆侖》的套路,改了下曆史背景,更多著重於家國天下的故事情節,趙正覺得其中突出個‘俠之大者’的立意,足夠讓這位武俠大家動容。

為了這次的計劃,趙正可是特地讓阿福找人調查了這位景老先生的行蹤,內心裡有了不少預案。

若非小報紙寫書成名的天花板有限,加上名報的審核機製老舊,其中某些主編吃相難看,趙正也不會這般設計。

千字500,已經是非主流擦邊春月報給出的頂價,趙正靠著每日更新10000字的手速,才能月入十多萬。

隻有名報這種港城的頂流報紙,才能讓趙正實現真正的階層跨越。

也是趙正選定的名流之路,無需和阿琛的社團有瓜葛。

80年代中後期的港城,群魔亂舞,社會名流的階層已經在悄然間固化,幾大豪門領銜,經商為主的中等家族支撐,抵抗著社團這股濁流。

像劉琛那般,在內地做生意成了億萬富豪,也很難融入港城的上層圈子,起碼要付出十多年的努力。

反倒是關英傑的警途順遂,可以很快地成為上流圈子的一員,隻是財務方麵有些欠缺。

兩樣都做不到,趙正隻能拿起筆杆子,為他和青梅、紅顏們的未來美好生活而努力了。

有人會說買股票,彆說笑了,80年代誰知道股票啊,隨便進去不怕被人玩死。

已經有了一個青梅開局的趙正,更想穩穩地生活,穩穩地成為港城名流。

“好,好。”

看到主角被迫冒充趙氏子孫、奮勇帶兵擊敗金軍的精彩部分,景明鏞激動地喊了幾聲。

尤其是主角勸說江湖遊俠加入大宋軍隊時說的話,俠之大者,為國為民,完全搔到了景明鏞的癢處。

尤其是這八個字後麵用小括號注明出處,讓景明鏞感受到了後輩精英對自己的崇拜之情,那種感覺,真是沒得說。

這一刻,景明鏞甚至將這位小哥引為知己。

“咦,沒有。”

之後,正看到主角被大宋這方的投降派質疑皇孫身份的情節,景明鏞發現手稿在關鍵的時候斷了,一下子有些難受,抬頭對小哥問道:“小哥,你才剛寫到這第八回?”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