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禦史儘管問就是。”崔儉滿臉自信,像是覺得劉鏡心不敢對他怎麼樣,隻是在嚇唬他似的。
對於崔儉的初生牛犢不怕虎,一眾老臣不知道該說些什麼好,還隨便問?就是手下留情也足夠讓你焦頭爛額了。
崔儉還是太年輕啊!
崔儉官階低時沒資格參加早朝,官階高時,劉鏡心有被排擠出朝堂。他沒跟劉鏡心打過照麵,也沒受過她的摧殘,沒留下陰影,自然是跟個毛頭小子似的。
謝韞則是閉上了眼,當初聯姻時,他怎麼看上了這麼個貨色,明明……
唉——隻希望崔儉露出的尾巴不要太大、太長。
劉鏡心有點意外,此卿她從未見過,沒想到如此年齡還是個愣頭青。
雖然我與卿從未相識,但是卿如此小覷與我,實在是令我百感交集。
她還是離朝太久了,不過沒關係,以後映明與未曾見過的諸君會好好熟悉熟悉。
“敢問崔侍郎,聽聞君之子女曾於青樓一擲千金,然否?”
崔儉哈哈一笑,他還以為讓一眾老臣頗感不自在的劉鏡心,劉映明是個什麼樣的狼人,原來不過如此。
崔儉信誓旦旦地說道:“否也。也不知劉禦史是從何處得來的虛假消息,我崔儉的子女都是飽讀聖賢書之輩,他們從未去過煙花風月的場所!”
“崔侍郎覺可要想好了再說話,否則映明可視為你明知子女之過而惡意縱容,敗露之際卻拒不坦白,實乃抗拒從嚴。崔侍郎,是不是你的子女瞞著你拿千金去享樂揮霍了?”劉鏡心又問了一遍。
禦史大夫見劉鏡心如此熟練也不知該說些什麼好,你說說,你有這天賦去刑部、去大理寺,去哪裡不好?你怎麼就偏偏賴在禦史台了呢。
是禦史台當誤了映明你的前途,所以映明你要不要考慮考慮換個地方呆一呆?
崔儉。停頓了好一會兒,他要好好想一想劉鏡心她這是在算計些什麼。到底是聖上點名的人不至於就這點手段吧。
大舅兄(謝韞)曾書信於他,講了他與聖上所做的交易,而歸朝的人中就有劉鏡心。
能讓聖上記掛的人,他當然要查一查這劉鏡心到底有何本領。
但是關於劉鏡心的消息跟林延賢有的一拚,就好像整個朝野上下都當做從沒有那麼個人出現一般。
關於劉鏡心的資料甚少,這無疑給崔儉的判斷造成了一定的乾擾,乃至於產生了誤判。
崔儉如此膨脹的原因其一就是他的強大的背景給了他無與倫比地自信或者說是傲慢,崔儉出身於清河崔氏,清河崔氏在世家的圈子中名列第一等。以及章和帝晚期皇權收縮,將更多的權力下方給了三相,而三相之一的謝韞,謝宰執又是他的大舅兄。
如此天時地利人和,黃道吉日宜膨脹啊!
崔儉經過思索之後答道:“我對於我的子女報以充分的信心我相信,他們不會去那等風雪場所,也不會為所謂的美人一擲千金。我的孩子我再清楚不過了,他們就不是色令智昏的人”
劉鏡心露出了笑容,最後問一遍:“那就是你認為你的子女沒有欺瞞你的行為,也就是說他們去青樓一擲千金你是知道的,對嗎?”
崔儉沉默,心裡卻是在想,家裡的大小事雖然都是由夫人掌管的,但是如果有千金那麼一大筆金銀的流動,夫人一定會與他通氣的。所以,莫慌,穩住。
朝堂潛規則之一,沉默等於無言以對等於默認。
“映明對於崔侍郎你的厚顏無恥以及睜著眼睛說瞎話的本事還真是敬佩萬分。”劉鏡心為崔儉鼓起了掌。
明明白白地嘲諷讓崔儉的臉麵有些掛不住,他都多久沒有受這樣的恥辱了。實在是讓人忍無可忍:“同為禦史,同樣姓劉,還真是同樣的隻會呈口舌之快。”
禦史劉惠再次出鏡,接連出鏡的禦史劉惠也起了兩分火氣,雖然我的前途黯淡無光,但是我好歹還是禦史台的禦史吧?敢對禦史如此囂張的官員還真是……膨脹,太膨脹了!
劉惠仍然是領侍禦史,他聞風奏事,糾察、彈劾官員,肅整綱紀的權力並沒有被剝奪,哪怕他被聖上所惡,但是從未有一個人三番五次地羞辱他。跟禦史要輕言細語,好好說話,進入官場這麼多年都沒學會嗎?
泥人尚有三分火氣,所以他……記住崔儉了。
哼——
劉惠繼續做隱形人,不言不語。
“映明從吾友葉茵的信中得知,一位名叫崔瀟,在金鳳閣一擲千金獲得了入幕花魁的資格,另一位名叫崔湘在銀凰館也是出手闊綽獲得了入幕花魁的資格。”
“按理說在江陵那麼個繁華的地方,還是在金鳳閣、銀凰館那樣的小金庫有人一擲千金,也不是什麼一個人注意的是。但是,同一天,姐弟二人同時一擲千金那就有點說頭了。而且……”
想到信中好友繪聲繪色的描述,劉鏡心忍不住笑了起來。
“而且什麼?劉禦史這故事編得著實不錯,而留的懸念也夠足。我看劉禦史你就算是去酒樓茶館說書養活一家人也絕對沒問題。”崔儉嘴上不饒人,心裡卻有些發虛,因為他突然想起了一件事。
府中確實有過一筆大的資金流轉,而且正好是大娘和二郎遊學至江陵的那個時間段。真巧!
至於原因,夫人跟他說是看上了一套麵首就買了下來。他當時聽到原因之後也就嗯了一聲,謝氏的娘子理應如此。
問他有沒有看過夫人帶過那套麵首?這崔儉哪裡記得,夫人的首飾那麼多,步搖、花鈿、華勝、簪、釵②等等太多了,各個還那麼相像,他哪裡會弄得清楚,記得明白?
所以夫人應該是買了一套麵首吧?不!夫人她一定是買了一套麵首!
“而且這姐弟二人酒量不佳,一醉就開始說胡話,將自己的家底賣的是乾乾淨淨。這金鳳閣和銀凰館的美人們可是都聽到了,江陵這一閣一館的常客可是也都聽到了。”
“這麼多雙耳朵,總不能是都聽差了吧。”
其實崔儉還有一部分沒說。之所以葉茵能將此事當個笑話講給她聽,實在是因為崔氏姐弟倆兒的那件事鬨得太大。
崔氏姐弟二人拍下入幕花魁的資格後是瞬間同時後悔,真不愧是姐弟,同樣的衝動,同樣的“慫”。
崔氏姐弟二人之所以拍下入幕花魁的資格,是因為友人的慫恿和激將,再加上在場的氣氛實在是讓人血脈噴張,引人消費,在衝動之下,姐弟二人同時乾出了昏頭之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