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庫沒錢,這皇位坐的就沒滋沒味。
先帝給呂琤留下的內庫就不多,看著賊可憐。
呂琤簡直無法想象先帝的皇帝生涯是如何度過的。
當然也有可能是它前幾個周目都太能折騰了,賺錢的速度都趕不上花錢的速度。她做皇帝時感覺處處都要錢。有些時候,有些事請,它不能走國庫,這時候內庫的作用就凸顯出來了。
內庫不豐的皇帝是處處受人製肘,那種難受勁兒就是跟擠牙膏擠到最後時相差無幾。
錢就是呂琤的安全感。沒了錢的呂琤就像是魚兒離了水,人離了氧氣。
呂琤愛財,但是取之有道,不義之財不取,平民的羊毛不薅。
平民百姓賺錢都不容易,而且一年到頭攢下來的錢都不如富貴人家舉辦一場宴會的錢。後世總說什麼貧富差距。
這貧富差距在這個時代簡直沒眼看,富的是真的富,窮的也是真的窮。
要是按照恩格爾係數來算,那大周至少八成的人口都掙紮在貧困線上。
溫飽是大部分人眼中的好生活。
大周窮嗎?大周並不窮,隻不過大周大部分的錢財都集中在了少部分人手中。
這部分人有的是地主,有的是商人,有的是讀書人,官員,權貴。
就這麼一撮人卻掌握了占據大周最多人口——農民他們無法想象的財富。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②這句話在斷句上其實有些爭議,但是少數人是不能爭得過大多數人的。
大多數人認同的斷句是這樣的: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如果是這樣的斷句,翻譯如下:對於老百姓,隻能使他們按照我們的意誌去做,不能使他們懂得為什麼要這樣做。
為什麼?因為什麼都不懂的百姓才好控製。才能讓他們不懂某些事情是不公平的,如果沒人懂,那一切矛盾就會消弭於無形。
周民,尤指大周平民忍耐力強不是天生的,而是上層刻意的塑造。
在後世接受了教育呂琤看到大多數的大周平民在貧困線上掙紮,她當然不能忍,這也是支撐呂琤在幾個周目屢敗卻屢戰的重要動力。這也是呂琤對貪官容忍度比較低的原因。第一世她真的是眼裡不揉沙子,結果很慘烈就是了。
生活艱難,所以呂琤漸漸地也隻能接受從古至今的特色,學會“上位者的肚量”。
真正讓呂琤開始對貪官印象發生巨大改變的是建昌縣事件。
建昌縣距離京都不算太遠,是一個特彆有名的貧困縣。
曾經的呂琤想著這改變當然是得從身邊開始改變,所以呂琤將目光鎖定在了建昌縣。
本著不給原本就不富裕的建昌縣雪上加霜的心理,呂琤她派了一名知根知底的清官去。
但是三年過去了,建昌縣績效年年走低,朝著更加貧困滑落。
後來,那名清官丁憂,建昌縣又迎來了一位新的父母官。
這位父母官是真的貪,但也真的是有能力。
他到建昌縣的第一年就使建昌縣發生了翻天覆地的改變。
建昌縣有一個出了名的貧困縣變成了遠近聞名的富裕縣。
雖然原本呂琤快要放棄建昌縣了,但是呂琤對於建昌縣一直是有幾分在意的,畢竟建昌縣扶貧失敗了。所以建昌縣年年被評為上上,這立刻就引起了對呂琤的注意。
呂琤第一個念頭就是這個建昌縣令是不是跟吏部官員的關係很好?是不是她上頭有人?
結果查清楚後,結果卻讓她大吃一驚。
沒想到不是縣城扶不起而是前任主官能力不足。
這名現任建昌縣令薑令載就這樣進入到了呂琤的視線內。
建昌縣年年評價上上,所以薑令載升官是必然的。薑令載順順利利地被調到了京都。
這從地方官穩穩當當地做到京官,其中也少不了呂琤對薑令載青眼有加的原因。呂琤對薑令載有些一份特殊的關注。
薑令載成也成在這份關注,敗也敗在這份關注。
有些呂琤青眼的加持,薑令載駛向了快車道。都說是人紅是非多,但是這人在高處,是非也不少。薑令載她馬失前蹄了。
薑令載馬失前蹄後,呂琤第一個念頭就是有人要陷害忠良。所以她不僅要親自查,還要徹查,看看是那個小人得了紅眼病。但是結果卻再一次出了呂琤的預料。
薑令載她身上的泥不是彆人塗抹上去的,而是她自己跳進了泥坑中。
呂琤看著徹查的結果是大失所望。所為希望越大,失望也就越大。
看著薑令載貪汙的數目,在憤怒至極的情況下,呂琤是恨不得將薑令載千刀萬剮。
薑令載卻是有理有據地為自己辯解,為自己喊冤叫屈。
大致就是她為大周做過貢獻,她為大周流流過汗,她要見聖上。
呂琤雖然沒有見薑令載,但是薑令載的話卻是讓呂琤過度發熱的頭腦稍稍的降下了溫。
薑令載當官的所作所為在她的腦海裡閃過。
而被當做槍使用,彈劾薑令載的某名禦史,好巧不巧就是當年那個在建昌縣碌碌無為的清官。那個清官的履曆呂琤也過了一遍。
就這樣呂琤重新回想起了建昌縣事件。
呂琤終於明白,她最需要的或許不是清官,而是一名有能力的官員。
但是看著薑令載巨額的貪腐金額,呂琤還是沒過去那道坎,她將薑令載一貶到底,擼成了平民百姓,然後以平民憤。
薑令載在後來時常被呂琤所想起,有能力的貪官相較於沒有能力的清官或許對於建昌縣來說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