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千秋其實早就料到陛下叫他來肯定是有事的,但不知道是啥事兒就受到如此重恩,讓他心裡慌慌的。
帶著惴惴不安的心,董千秋問:“請陛下明示。”
顧續安道:“萬民苦難,貧寒百姓終身為民,麵朝黃土背朝天,沒有任何的出路,而天下多數之人在民而不在士族,所以,朕決定,給萬民一個出路,讀書、識字、考科舉,入朝為官,為朝廷選拔官吏,不知董氏可願意否?”
董千秋的腦子裡轟然炸開了。
陛下的意思他瞬間就明白過來,這是要打斷士族壟斷的讀書之路,讓百姓也能讀書做官,入朝拜相。
這對全天下的士族來說,都是難以接受的。
顧續安道:“朕知道此事重大,朕決心如此便是與天下士族為敵,此事之艱難,超出想象,但朕為百姓,為大靖朝,必須如此。”
“朕也不為難你們董氏,畢竟此事要背負天下士族的口誅筆伐,你想好了再說。你和董氏的功績朕不會少了你們的,這事兒你們慢慢考慮,每年開春之後,無論此事有多年,朕都會推行。”
董千秋思索再三,道:“陛下,臣回去與族中長輩商議,比不辜負陛下期望。”
顧續安點點頭,說:“你們也不要有太大的心理負擔,此事不光是你們,隴西李氏,太原王氏還有孔氏,朕都會給他們選擇的機會,到時候,你們四大家族共同出手,這天下士族,大多數還是會認可此事的。”
董千秋:“是,陛下,臣必當竭儘全力。”
顧續安點點頭說:“大老遠的來一趟不容易,在長安多待幾日,玩賞玩賞京城的景物,看看京城的布局,日後,金城也需要按照京城來規劃規劃。”
董千秋:“是!”
李德全送董千秋出來。
董千秋小心翼翼地問:“李公公,陛下所說的紙,到底是何物?”
李德全笑嗬嗬的解釋道:“此物乃是陛下苦心研究出來,專門供天下學子使用的,此物可以書寫保存,無需再用笨重的竹簡。”
“書寫之物?”董千秋一驚,掂量著自己手中的墨寶,驚歎道,“如此輕薄的紙,攜帶輕鬆方便,陛下之心,足見之深。”
李德全點頭:“陛下心係萬民,乃是當之無愧的聖仁明君。”
董千秋說:“好,既然陛下為我大靖千秋萬代,我董氏必不會辜負陛下之心。”
李德全聽到這話大喜,施禮道:“奴才先謝董將軍了。”
董千秋哪裡敢受李德全的禮,趕忙道:“不敢不敢,以後還多要仰仗公公。”
兩人說著出了宮。
董千秋乘坐馬車返回驛站,滿心想著都是今日麵見陛下時的事兒,尤其是要為天下百姓給一條讀書考官的出路。
他深知此事之難,更知道此事是有利於大靖的。
士族壟斷讀書的權利,官員隻能從各族中推選出來,良莠不齊,多少有才華的讀書人都埋沒了才華。
考官,這是一條最為公平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