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便隻是遠遠看見,都給人一種恐怖的壓迫感,彷佛有人在平地上生生堆砌了一座山巒。
而且那高聳的城牆上,還遍布各種符文,隻是看一眼便讓人有種頭昏腦脹的感覺。
建造這樣一座巨城,花費不知要幾何。太祖尚在時,威壓天下,大黎王朝實力達到巔峰,但即便以這等實力與底蘊,也不過在全國打造了這樣的城池三十六座而已,也就是天下三十六郡。
每一座郡城的建造都耗費了海量資源。一連三十六座,幾乎讓當時的大黎財政崩潰。
也就是太祖這種開國者才有這等魄力,否則一般帝王,豈有這等雄心與果決。
但投入這麽大,也是值得的,正是因為有這三十六座巨城,才能鎮壓三十六郡之地。並保證了這三十六郡維持了數千年的和平穩定。
雖然如今,王權勢微,但依舊未曾崩潰,其中很大程度,便源於這個體係。
這三十六郡除非一起反叛,違抗皇權,否則你便隻是裝,那也得裝成忠臣良將。
正如大黎開國太祖所言,大黎以大為美,而大黎之大者,乃疆域之大,城池之大,國力之大。
而這些城池,其實在某種意義上也象徵著皇權,那是一座座壓在天下人心頭的大山,如此維持數千年,也依舊很難徹底動搖。
而在郡城以東三十裡處,有山峰聳立,而一座道觀坐落於此。
觀名靈鶴!
靈鶴觀傳承已久,從太祖開國時便已經存在,因助太祖征討天下有功,太祖下旨賜靈鶴山以坐宗門之地。
全盛之時,這靈鶴觀也是西寧郡響當當的大宗門了。可是,歲月無情,當開派祖師仙逝之後,宗門便開始了下坡路。
<adpos="middle"></ad>此觀的觀主,實力也是一代不如一代,能夠保持到如今,依舊傳承完整,其實已經非常了不起了。
不過,宗門勢力落魄,倒也不全怪靈鶴觀經營不善,而是時代必然。靈鶴觀到底不是那些頂尖宗門勢力。當皇權鼎盛之時,像靈鶴觀這等中遊勢力,受到的衝擊是最大的。
大黎王朝甚至都不需要特意做什麽,便能截留大批頂尖天才,而宗門勢力便隻能去挑剩下的。這也是靈鶴觀總是後繼無人的原因。
若是一個宗門本身足夠強大,影響力也足夠恐怖,這種情況倒是能夠緩解一二,畢竟皇權也並非時時鼎盛,總能支撐到皇權勢微的那一天。
有的宗門扛住了,到了如今自然越發鼎盛,而有的宗門沒扛住,那就隻能斷絕傳承,亦或者落魄到無人問津。
靈鶴觀雖然還沒到無人問津的地步,但其實也沒好上太多。
但在今夜,這座在平時幾乎沒什麽人會來的靈鶴觀,竟然有人到訪!
把守山門的弟子,看到眼前那道突兀出現的黑影,心中猛然一跳。
好恐怖的存在!
而且竟然在這種時候,獨自出城登山,必然是高手無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