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章 放牛班的春天(2 / 2)

略過這一塊,下麵是一個廣告的代言。

看到廣告代言,周彥還有些意外,之前張有安就跟他說過,有幾個品牌想要找他拍廣告、寫曲子,當時周彥就跟張有安說自己沒有什麼時間,沒想到這次張有安還是把這一條放進來了。

這次發來邀請的是鬆下電子,他們邀請周彥擔任他們的全球形象代言人。

“這個鬆下電子什麼情況?”周彥問道。

薑霞解釋道,“鬆下電子原本的全球形象代言人是酒井法子,他們的上一個廣告在中國反響很不錯,酒井法子也因此在中國出名。不過酒井法子的代言合同明年就結束了,鬆下電子現在想要在中國找一個全球形象代言人。如果咱們這邊拒絕了,他們也會找其他中國人,而且大概率是個女歌手。”

周彥想了想,說,“這條先一下吧,回頭把鬆下電子最近的廣告找給我看看。”

“好的,回頭我就去找。”薑霞點點頭,又說,“徐總還有事情跟你說,知道你在銀川忙,讓我等你回來的時候告訴你給她回個電話。”

“有說是什麼事情麼?”

“那倒是沒說。”

周彥挺疑惑的,因為他在銀川其實跟徐風打過電話,但是當時徐風除了《第六感》的事情,彆的什麼都沒說。

“行,我知道了,你去忙吧。”

等薑霞走後,周彥給徐風打了個電話。

接到周彥電話,徐風就笑著說,“你回燕京了?”

“嗯,我聽小薑說,風姐你找我?”周彥回道。

“是的,上次跟你說,讓你想想新電影的事情,現在有想法了麼?”

“最近還真沒怎麼想。”

“那要不,聽聽我的?”

“呃,可以啊,風姐你說說。”

“我這裡有兩個劇本,一個是《延州往事》,另一個是《上滬往事》。”

周彥對第一個劇本沒什麼印象,不過《上滬往事》他倒是知道,“這個《上滬往事》是鄭念的那本小說麼?”

“嗯,沒錯,就是那本,《延州往事》是李碧樺的,這兩個劇本都是我想拍的。”隨後徐風又非常坦誠地跟周彥說道,“其實《延州往事》我原本是想要陳愷歌來拍的,但是他想要拍《風月》,所以我現在想要把這兩個劇本交一個給你。”

周彥想了想說,“《延州往事》我不清楚,但是《上滬往事》應該不好過審吧。”

在周彥看來,徐風沒有必要碰這部小說,而且他對這部小說的評價也很一般。

如果《上滬往事》這部小說都能拍,那周彥還有其他更多更好的選擇。

徐風倒是挺自信的,“好好改一下,應該沒問題。”

周彥沉吟道,“要不風姐你先改一下試試。”

徐風多聰明的一個人,自然明白周彥對這兩個劇本都沒興趣。

“你如果沒興趣,直接跟我說就行,不用繞彎子的。”

徐風這麼說了,周彥也就沒有矯情,直接說道,“這些題材,我都不太想碰,太麻煩了,關鍵我也沒有這方麵的追求。”

聽到

周彥這話,徐風歎道,“我明白你的意思,那這事就先算了,回頭再說吧。不過,你自己也要上點心,我一直都說,不能太忙,但是兩三年拍一部電影還是要的。”

周彥想了想說道,“下一部電影,我還是想拍跟音樂聯係更多的。”

“我怎麼聽你這話,像是有想法了啊。”

周彥笑道:“是有一點不太成熟的想法,我想做一部跟教育和音樂有關的電影。”

“具體說說。”

“具體說不了啊,劇本大綱我都沒寫出來了呢,暫時隻是個想法。”

徐風沉吟片刻,說道,“那要不,這段時間你多想想,等到《第六感》的慶功會時,咱們見麵詳細聊聊,這一晃都要九月份了,劇本定下來,前期再籌備,也是要到明年年中才能拍。”

“什麼時候能拍,現在也說不好,等我把劇本弄出來再說吧。”

“沒問題,我找你就是為了新電影,彆的沒什麼事情了,就先這樣吧。”

“好。”

跟徐風通過電話之後,周彥起身走到了琴房,取出小提琴,拉了一段施特勞斯的《藝術家的生涯》。

周彥之所以會拉這首曲子,是因為他接下來要拍的電影,就跟這首曲子有關。

這一次,他看上了《放牛班的春天》,或者說,他看上了原版的《一籠夜鶯》。

《一籠夜鶯》是四十年代的一部法國電影,這部電影在影史上並沒有獲得太高的,但是幾十年後一部翻拍它的電影《放牛班的春天》卻成為了影史經典,不僅賣好還賣座。

周彥之所以看上《放牛班的春天》,正如他跟徐風說的那樣,下一部他想拍跟音樂還有教育相關的電影,畢竟他自己就是個音樂老師,這樣一部電影完美地契合了他的身份。

而且《放牛班的春天》這部電影地域性不強,把故事放在任何一個國家,都不會讓人感覺奇怪,改編的力度也不用多大,跟著原版的故事線走就行了。

電影跟音樂的關聯極強,甚至可以說整體的故事走向就是圍繞著音樂來的,這也完全是周彥的風格。

故事其實很簡單,一個知名的音樂家,回到鄉下參加母親的婚禮,遇見了小時候的朋友,而朋友則拿出一本日記出來給他看,看著日記,很多過往的記憶瞬間湧上了心頭。

日記的主人,曾是個才華橫溢的音樂家,但因為懷才不遇,後來回到鄉下擔任一間男子寄宿學校的助理老師。

這個學校大部分都是些問題學生,老師想要用自己的方法來改善這種情況,理想很好,但現實並不容易,在這個過程中,他遇到了非常多的麻煩。

但是皇天不負有心人,在他的努力下,情況還是有所改善,並且他還發覺了其中一個學生的音樂天賦,而這個學生,就是那個知名的音樂家。

顯然是因為老師的感染,他才最終能夠成為音樂家。

而電影裡麵,老師的結局其實並不好,他在學校不僅僅受到學生們的刁難,也會受到校長以及其他同事的刁難,最後還被校長解雇。

整個故事,有溫情,有思考,有抗爭,配樂也做得特彆好,這也是周彥非常喜歡的一部電影。

而這樣一個題材,幾乎就是為他量身打造的,他完全可以自導自配,而且這部電影的成本不高,周彥自己大概估算了一下,在國內拍的話,省一省,有個六七百萬就能拍得很不錯,再鋪張一些,一千多萬也都足夠了。

但是拍攝還是有難度的,而難度在於演員的選擇,他需要找一個真正的合唱團的孩子,十一二歲,並且長相一定要符合要求。

其他的學生選角,也需要花費一點心思,所以這次電影拍攝前的籌備,花費的時間肯定要比《第六感》要長。

好在這事對他來說,還算是專業對口,遠的不說,他們央音就有兩個兒童合唱團,水平都非常高。

就算是在央音找不到,全國的少兒合唱團他也都能聯係上,在龐大的數量下,周彥不信找不到合適的小男主。

至於老師這個角色,周彥心中的第一選擇是李雪建,他在《jyl》這部電影中的演繹,非常符合周彥對《放牛班的春天》裡麵老師的想象。

拉完了《藝術家的生涯》之後,周彥就找來紙筆,開始寫《放牛班的春天》劇本。(本章完)

39288326.

肉都督提醒您:看完記得收藏【筆趣789】?biquzw789.org,下次我更新您才方便繼續閱讀哦,期待精彩繼續!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