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英海說出周彥的名字後,台下的掌聲遲了片刻後響了起來。
之所以掌聲會遲,是因為大家都沒有想到周彥竟然絕殺了二等獎。
周彥這兩年確實在大眾麵前暴光很多,如果單論在大眾麵前的知名度,今天廳裡麵其他所有人綁在一起,也比不上周彥一個。
但是在本專業的領域,周彥的資曆太淺,而且也沒有什麼特彆知名的作品,之前的各大作曲獎,他也從來沒有出現過。
這次突然出現,就拿了個二等獎,大部分人都有些意外。
特彆是當周彥的名字跟徐振民、朱踐耳以及羅中容這三個前輩出現在一起的時候,著實令人詫異的。
大家都以為,最後一個二等獎獲得者,至少也是跟徐振民同一批的作曲家,沒想到是二十多歲的周彥。
不僅僅其他人詫異,周彥自己也都詫異,他沒想到組委會竟然真的給了他一個二等獎。
二等獎跟三等獎差距巨大,因為一等獎跟二等獎加起來隻有六個,也就是說,周彥這次至少也是前六名了。
這前六名裡麵,還都是徐振民、羅中容這些業內大佬。
而他更詫異的時候,組委會竟然擅自把他作品的名字給改了。
之前他投遞作品的時候,並沒有為了迎合這次的征集修改作品的名字,依舊使用了原先就定下來的名字《許三觀》,但是組委會卻把名字改成了《第三交響曲》。
主要組委會為什麼要改成《第三交響曲》這麼個名字?有什麼特彆的理由麼?
一般來說,作家的交響樂作品使用“第幾交響曲”來命名,那麼這就是他第幾部交響曲,這跟創作時序有關。
說是命名,其實就是編號而已。
既然有《第三交響曲》,通常意味著,前麵已經有了《第一交響曲》跟《第二交響曲》。
事實上,在《許三觀》之前,周彥寫過不止兩部多樂章交響曲,但是公開演奏的,其實隻有《永夜》。
如果組委會是追考了他之前公開演出過的交響曲,那應該給《許三觀》命名為《第二交響曲》才對,不能說直接從第一跳到了第三吧。
還是說,單純因為《許三觀》這個名字裡麵有一個“三”字,組委會直接拿來用了?
這個理由有些牽強。
話說回來,不管是因為什麼理由,主辦方可以擅自更改參選作品的名字麼?
即便因為某些原因要改,不應該提前跟他說一聲麼?
這會兒也沒時間讓周彥去想這些事情,周圍已經有無數道目光投射到他身上。
旁邊黃文燦聽到周彥獲得了二等獎,表現的非常激動,兩個手掌呼呼地拍著,周彥看著都感覺疼。
不知道的,還以為黃文燦跟周彥交情有多深,周彥獲獎他這麼開心。
“周老師,上去領獎吧。”黃文燦笑眯眯地說道,他看起來比周彥還要急。
周彥點點頭,站起身來。
不過他沒有急著走,而是在原地站了一會兒,他在等其他三位獲獎者。
四個二等獎獲得者中,他跟其他三人的年紀差距太大,理應讓前輩們走在前麵。
前排的徐振民轉頭看了周彥一眼,隨即笑道,“走吧,周老師,咱們一起。”
“您先請。”
徐振民點點頭,也沒客氣,先一步朝前走了,周彥緊跟在他的後麵。
朱踐耳第一個上去,從黎英海手裡接過獎牌跟證書,兩人還笑眯眯地聊了幾句。
到了後麵羅中容跟徐振民,也都是如此,二等獎頒獎的速度明顯要慢上很多,主要是黎英海每給一個人發完獎,都要敘上一會兒。
前麵三個人拿完獎之後,周彥也走到了黎英海麵前。
黎英海先把獎牌跟證書交到周彥手上,隨即笑眯眯地說道,“看到你們年輕人站在台上,我就感覺咱們國家的音樂越來越有希望了,你的《第三交響曲》我已經聽過,作的非常好,我聽說靈感是來自於餘樺的一部小說?”
周彥點點頭,“是的,這部作品的原名就是《許三觀》。”
“這部作品有點巴赫的味道,情緒在不斷的重複中逐漸走向高潮,這倒是跟孫中山先生的革命生涯非常契合。重複的是困難、坎坷,但是在這些重複的困難跟失敗中,我們能夠從中獲得力量,而且第三交響曲這個名字也有點意思,大家一聽到第三交響曲,就會想到貝多芬的英雄交響曲,而那首曲子本身就是為了紀念偉人而作。”
周彥眉頭一挑,或許組委會把這部作品的名字改成《第三交響曲》,也有這層意思在。
貝多芬的《第三交響曲》,原稿的標題就是《拿破侖·波拿巴大交響曲》,是為了歌頌拿破侖·波拿巴而作,所以第三交響曲給人的印象就是歌頌英雄。
從這個角度來看,確實跟今天的這個活動非常契合。
可能是組委會真的想把獎給他,但是又覺得《許三觀》這個名字實在是不切題,才擅自做主改了名字,讓這部作品獲獎變得更加合理。
不過,《第三交響曲》後麵還有其他故事。
原本貝多芬的《第三交響曲》確實是為了拿破侖
·波拿巴所作,因為當初拿破侖在貝多芬心中,就是一個革命的理想,現代的普羅米修斯,為人類帶來希望的火種,是全世界的英雄。
但後來拿破侖稱帝,消息被貝多芬聽到之後,貝多芬直接把扉頁撕掉,改標題為“英雄交響曲-為紀念一位偉人而作”。
麵對黎英海的誇讚,周彥謙虛道,“黎老師您過譽了,我還需要跟你們多學習。”
“不過譽,你好好加油,你雖然年輕,但是技術成熟,創作思路也很先進,譜子裡麵表現的很多東西,也給了我一些啟發。”誇了一句之後,黎英海又語重心長地說道,“平時你可以寫一寫小品,甚至是流行曲目,但大作品不能落下。你這麼年輕,不應該浪費自己的才華,你老師之前跟我聊天的時候,也是操心的很。今天這部作品榮獲二等獎,你老師應該會非常欣慰。”
聽黎英海說起自己的老師,周彥有些意動。
老師平時很少會跟他說這些,讓他不要不務正業這話在他本科還沒畢業的時候老師說過,但是後來他名氣越來越大,就沒有再說過了。
其實周彥也明白,在老師他們眼中,他寫的那些新世紀、流行,最多隻能算是閒暇時候的消遣,想要在音樂上登堂入室,還是要再深入研究,多創作一些大作品來。
但是周彥一直認為,傳統音樂圈子太小了,力量不夠。
他的那些師兄,譚盾、瞿曉鬆等人,哪個不是驚才絕豔,而且還在國外闖出了名聲,但是他們的影響力被限定在一個小小的圈子裡麵,無法為現階段的中國大眾帶來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