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5章 江郎才儘(2 / 2)

李媛媛有不同意見,“捐鋼琴應該不是,聽說捐了二十多萬,這些錢要是放在其他宣傳渠道上,效果會更好。隻是捐鋼琴的話,性價比不是很高,我感覺,純粹是王祖賢看在周老師的麵子上主動捐的。”

“不管是不是刻意為了宣傳電影,反正效果都有了。”

“這倒是,其實也不用宣傳其他的,光是宣傳周老師跟王祖賢的戀情就夠了,大家就喜歡看這些。”

“對啊,後援會的好多師弟師妹都喜歡他們倆在一起,這次新電影出來之後,他們得高興了。”

“其實我倒覺得工藤靜香挺好的,年紀小有活力。”

“工藤靜香是不是有點矮了?”

“矮點可愛啊。”

……

兩人一邊八卦著周彥的緋聞,一邊往影廳外麵走。

路上她們聽到不少觀眾在討論《時空戀旅人》,基本上都是說電影好看的,不過也有些觀眾的意見不太一樣。

“不知道周彥怎麼想的,為什麼要放這麼多英文歌,是不是有點崇洋媚外了。”

“他是不是想討好好萊塢啊?”

“中國電影裡麵,放這麼多英文歌,總感覺彆扭。”

“而且你不覺得這部電影脫離群眾了麼?普通人誰家住那麼大房子,還是海邊?”

“嗯,感覺遠遠不如《放牛班的春天》。”

“這就是一部普通的愛情電影,當然不能跟《放牛班的春天》比了,感覺周彥有點江郎才儘的感覺。”

“王祖賢是不是變了,怎麼感覺沒之前好看了。”

“也就婚禮的時候還不錯,其他時候都不好看,不是說周彥很擅長拍美女麼?怎麼這次不靈了?”

“我聽說這部電影一個月就拍好了,肯定沒有什麼誠意,就是拍出來撈錢的。”

“是啊,而且電影有兩個小時,票價還比一般電影貴五毛錢。”

“失望,太失望了。”

聽到這些觀眾的討論,尚文雅眉頭緊皺,一副想要上去理論的樣子。

李媛媛卻雲淡風輕的,她可比尚文雅看得清楚,她知道,不管什麼電影,都會受到批評。

這個世界上,從沒有一樣東西能夠獲得所有人的喜歡,電影就更不用說了。

彆看剛才那幾個人踩《時空戀旅人》的時候,把《放牛班的春天》拉了出來,事實上,《放牛班的春天》在上映的時候,同樣遇到了很多質疑跟批評。

……

《時空戀旅人》上映之後,票房表現非常好,雖然全國的票房數據一時半會統計不上來,但是各地電影院一票難求的盛景卻是有目共睹。

如此盛景,票房肯定不會差。

一時間,關於電影票房大賣的新聞出現在各大媒體上。

【驚!周彥新電影引爆電影院,一票難求!】

【《時空戀旅人》或成“抗美”希望!】

【機構預測,《時空戀旅人》內地票房或超四千萬!】

【《時空戀旅人》內地票房有望超五千萬!】

【……有望超六千萬!】

這些新聞,寫什麼的都有,真真假假,讓人看不明白。

吹的最厲害的,是說《時空戀旅人》有希望超過8000萬票房,而之所以會出現這樣的數字,是因為今年最賣座的電影《警察故事4:簡單任務》的票房就是8000萬人民幣。

如果《時空戀旅人》的票房超過八千萬人民幣,那就意味著能拿下今年內地票房第一。

……

《時空戀旅人》的票房這麼火熱,按理說評價應該也不錯,但事實上,這部電影的社會評價並不怎麼高。

而那些負麵的評價,主要針對以下幾點。

一,電影使用的插曲全部都是英文歌曲,有討好歐美的嫌疑。

二,影片沒有邏輯,其中的科幻元素弄巧成拙。

三,影片沒有一以貫之的主線,就像是個抒情散文一樣。

四,電影的主題表達不夠深刻,不如《放牛班的春天》。

不少“影評人”對周彥的新電影表達了失望,他們認為這不應該是一個柏林電影節上獲得評審團特彆獎的導演拍出來的東西。

他們認為,周彥應該繼續關注社會問題,而不應該聚焦在情情愛愛上麵。

除了“影評人”之外,這次竟然還有文學評論界的人發聲。

電影剛剛上映才幾天,青年評論家張頤武就在《為您服務報》上刊登了一篇名為《精神的妥協》的文章。

文中,張頤武批評周彥照搬歐美的電影模式,所拍攝新電影完完全全是向西方妥協的作品,是彎下了脊梁的體現。

他還批評周彥的音樂西化嚴重,完全是對西方音樂的學舌,沒有中國之內涵,電影如果沒有人看也就罷了,如果看的人多將會是一場大災難,會對多數樸素的觀眾產生惡劣的影響。

周彥並沒有第一時間看到這篇文章,還是餘樺打電話告訴他的。

電話打通之後,餘樺說的第一句話就是:“你也被罵了。”

這話把周彥說的一愣,什麼叫他也被罵了,他被誰罵了?除了他還有誰被罵了?

聽了餘樺解釋,周彥才知道,是罵了韓少功的那個張頤武,把他也給罵了,而且還專門寫了篇文章,名字看起來都跟罵韓少功的《精神的匱乏》像姊妹篇。

周彥經常被人罵,倒也不太在意,隻是有些好奇,“張頤武他一個文學評論家,乾什麼要來罵我?”

餘樺笑道,“你難道不是文學界的?”

“這……我們之前也沒仇啊,他跑來罵我的電影,是不是有點越界了。”

“你不了解張頤武這個人,他什麼都懂。”

什麼都懂……周彥大概明白餘樺的意思,張頤武這人大概嘴比較碎,不管是不是自己專業上麵的東西,都要上去評價幾句。

這也是很多人所謂評論家們的通病,總是喜歡在專業外的事情上置喙,經常會出醜。

當然了,有些評論家,在其專業內也未必能說出什麼高見來。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