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家園號在飛行的過程中,進行更高深發動機的研究,然後等製作出來之後,對原來發動機替換,達到更高速度,在這個過程中,不斷提升技術,不斷的淘汰掉舊式發動機.
這樣,既不耽誤研發的時間,也能夠提前為飛船加速。
元紀元4年5月,可控核聚變技術的研發宣告完成。
可控核聚變等級:A
所屬文明等級:2級用途:作為動力源或應用於軍事。
核聚變在軍事領域的應用就是製造威力可怕的氫彈,可控核聚變技術可以應用於發電、發動機的能源。
研究的進展,算不得順利。
在可控核聚變掌握之後,又用了一個月,核聚變引擎才研究出來。
核聚變引擎等級:A
所屬文明等級:2級
用途:航天飛船
一線山的3d製造技術,已經達到了相當的高度,隻要設計藍圖作出,就可以憑借3d製造技術製作出來。
經過一天一夜的製作,第一台核聚變引擎成功製作出來。
一台200*100m的黑色核聚變引擎成功的製作了出來,整個引擎分為核聚變室、冷卻室、以及動力艙。
整個一線山基地,總共要安裝16台核聚變引擎,作為家園號的動力裝置。
引擎的安裝,總共花費了20天的時間,另外一線山的動植物保護區也建造完成。
在一線山的東北角,一塊1000畝的土地,被圈了起來,這裡建立了可能是有史以來人類製造的種類最齊全的動植物園、
無論是熱帶溫帶,還是位於南北極的動物,都被緊密的養育在這裡,甚至連一些微生物,昆蟲也都養在了園區。
這裡堪稱世界最偉大的動植物園,因為種類太過龐大的緣故,裡麵的每種動物獲得的空間都非常狹窄,密密麻麻,但是為了保存動物種類的多樣性,這是沒有辦法的犧牲。
一線山的資料庫,也保存了這些物種的基因樣本,方便以後的人工培育。
諾亞方舟。
這個存在於遙遠的神話故事當中的篇章,居然再一次神奇的出現在這個時代。
蕭宇甚至忍不住會想,或許,諾亞方舟的故事可能曾經就存在於這個世界上,隻是一直以來,人們並沒有把他當做真實的。
可能,人類就是從某一個星球逃荒而來,帶著各種動物,就像他現在所做的。
那隻諾亞方舟,就是如今的家園號。
想到這裡,蕭宇的心中忍不住有種荒謬感。天道輪回,或許就是這樣吧。
核聚變引擎安裝完畢後,又經曆了各種調試,終於,在元紀元5月1日的這一天,家園號終於起飛了。
這個消息,十分的讓人激動。
這也意味著,人類,將徹底的告彆藍星,奔赴宇宙。
…。。
藍星上所有人,包括躲在某些神秘的掩體中的人類,因為紅後監測能力的提升,也全部被找到,所有願意跟隨離開的,包括曾經被一線山俘虜的敵人,也全部被允許乘坐家園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