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上,劇烈的核聚變無時無刻都在爆發著。
核聚變的威力,無與倫比的驚人。
在自然界之中,能量釋放分為幾個級彆。
一種是化學層麵的,比如碳的燃燒,碳分子和氧氣分子生成了二氧化碳分子,它們的變化停留在分子層麵上,並不涉及原子的改變,碳和氧原子不變,隻是結合在了一起。
而物理層麵上,比如太陽上發生的核聚變,就是氫原子聚變成了氦原子,核聚變通常是中子和質子的重新組合排列,這是一種更微觀層麵上的變化,原子結構的改變,所以能產生遠大於化學反應的能量釋放。
但是,原子核中的質子和中子,又是由誇克,即上誇克和下誇克等組成。
一旦誇克級彆的物質發生反應,那能量的釋放,比起核聚變而言又是從化學反應到核聚變的提升。
上萬倍的提升!
一想到那種強大,源源不斷的能量釋放,蕭宇的心中就有一種難言的快感。
蕭宇將這種反應模式,命名為核質變。
這是一種比核聚變更深層,更偉大的反應。
隻是它並不存在於自然界中,自然界中的核聚變,基本都發生在太陽這種恒星之上,而核質變,隻是來自雅典娜的研究理論,並沒有得到實踐的證實。
甚至說,位於四級文明的三頭人,他們掌握了強大的四維技術,甚至暗能量技術,他們都已經掌握,但核質變技術,似乎他們也並沒有掌握。
根據雅典娜的估計,核質變技術在宇宙航行和軍事之中的應用,前景將非常值得期待,隻是恐怕隻有達到五級文明,才有可能解鎖著如同神跡般的科技。
蕭宇將思緒拉回太陽。
采集核原料進行生產是他們目前最重要的事情,至於核質變這種高階科技,待以後再慢慢考慮吧。
因為妝月的入隊,空間倉庫的容積又提升了一倍,達到了1200萬立方米。
1200萬立方米,如果放銅、鐵這樣的礦物,大概能放上億噸,聽起來數量相當誇張,但是對於如今的蕭宇而言,空間倉庫開始越來越顯得捉襟見肘。
因為以目前家園號麵臨的狀況,建造一艘隼級護衛艇大概需要消耗上萬噸的各類材料,而護衛艦級的飛船,需要的材料就達到了10萬噸級。
1200萬立方米的空間倉庫,還儲存了大量的食品、生活用品,僅僅食物,就占據了上百萬立方,離開藍星時,蕭宇還讓隊員儘可能的將各地的博物館裡的藝術品、以及其他人類文明的代表,儘可能的帶走,這些東西,也占據了相當大的空間。
就算升級了一倍,現在蕭宇的儲存空間,也不過隻有八百萬的空間可以使用。
所以空間倉庫的容量,是完全滿足不了家園號日益增長的需要。
蕭宇此刻也顧不了那麼多,來到太陽內部一些,將海量的核燃料往空間裡儲存,這些核燃料其中,有相當數量的氫原子,也有海量的反應後形成的氦原子,不過蕭宇此時也無法提煉,隻能等回到火星,利用專門的設備進行提純。
800萬立方的空間,著實也不是小數,儘管能力隻需要撫摸上目標,就可以將其傳送到空間倉庫,但是如此巨大的數量,還是讓蕭宇廢了九牛二虎之力。
總共用了十多個小時,蕭宇才勉強將空間倉庫填滿。
這些核原料,處在劇烈反應之中的原料,溫度極高,但是被傳送進空間倉庫的一瞬間,就立馬偃旗息鼓,連分子無規則運動也不再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