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正依舊沒動。
他為什麼要動?
等著徐大人動的人,互相對個眼神,不明所以?乾脆,也不動。
莫非,徐大人有什麼後手?
盼著徐相動的人,懵了?
徐相是他們唯一的後路!為什麼還不反對?
眾臣中,破格參議的大皇子、二皇子、四皇子也越來越迫切,越等越緊張:徐大人怎麼還不駁斥!
徐正累了不想駁斥、染了風寒不想駁斥、耳力不好了不想駁斥、不知道送孫子什麼絞儘腦汁不想駁斥。
他不想駁斥的理由可以是任何一個。
再說,他為什麼要駁斥?!彆人倒黴關他什麼事?
周啟也不自覺的看向徐正:“徐愛卿。”
眾人頓時鬆口氣,終於點到徐大人了。
“臣附議。”
眾臣啞口!他附議什麼!
“陸大人的提議思慮甚廣,論述中,不僅列舉了當前補給製度的種種弊端,還提出了切實可行的整合方案,每一個舉例和說辭都有理有據,令人信服,不失為最好的選擇。”
周啟點點頭:不錯。他也這麼覺得。
對兒子的才華和見識感到由衷的欣慰,的確是尋不出錯的選擇?。
徐正也欣慰,更覺得不錯。
周啟覺得不錯之上更不錯,他窮儘半生,沒有建樹,但他兒子有,甚至敢毫不猶豫的動他們!哼!烏合之眾!
周啟的目光難得銳利地掃視群臣,為陸輯塵的論述保駕護航。
朝堂上氣氛更詭異了。
很多人恨不得提醒徐大人,是不是附議錯了參題?!
知曉陸輯塵身份的大臣們,相互交換了一個眼神,心裡更急,皇上莫不是老了,給兒子兵還給兒子糧,莫不是真想禪讓?!
不會真想吧?
不可能,不可能。
那為什麼不反對,雖然陸大人隻是代掌禁衛軍,可那也是掌!
尤其徐正,莫名地附議,讓很多想說話的人,頓時不說話了,心中暗自揣摩著這場政治博弈的詭異之處?是有什麼暗手嗎?可不能卷入不必要的紛爭裡。
那些對陸輯塵身份一無所知的大臣們,幾次欲開口發表意見,但見徐大人不動,徐大人的人也不動,總覺得有陷阱,踩進去弄不好就得死。
剛要踏出去的腳又收了回來。
朝堂一片安靜。
無人反對。
全朝沉默。
知道真相的人等著不知道真相的人出頭。
不知道真相的人等著上麵的人領頭。
上麵的人,就是徐正,‘附議’了。
詭異的勾連下,所有人選上了沉默。
於是,這場關於禁衛軍後勤補給整合的議題,本該波折重重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