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大舅哥懷裡那張巫玉筠所寫的退婚書,便是不曾拿出來過。
李青雲這段時間,便是一直在煉造這盞人道燈。
他以淵族血火為引子,慢慢凝聚凡人道聖蘊,化作燈芯真火,如此才能最大程度發揮這盞燈器的威力。
此燈為何不叫做八景宮燈之類,而是名為人道燈,自是因為李青雲覺得八景宮燈、靈樞燈之類,各自的格局都太小了,難以承載人族複興的沉重。
他不需要什麼天地人三燈,一盞人道燈,即可破儘所有,點亮人族之希望。
有些路,玉清身份沿著三清走了,便算玉清之路。
而太清身,雖應三清之意,但本質上走的還是自身之道路,不需要在三清體係下走那麼死板。
有變,才有更好的未來。
之前那麼強大的三清大寰宇、黃帝寰宇等,都已經隕落,凋零,這代表“舊路”並非那麼完美。
多點變數,才能讓三清道路走得更為寬廣,甚至超越以往。
……
凋零的三清大寰宇。
李青雲的玉清身,感召另外兩個身份,於體內三清天歸位之後,便若有所感,那偉岸之極的天主神軀往灰霾的儘頭看去。
這一次,那灰霾就不再封蔽,緩緩分開,在他視野中,顯化出一個意想不到的景象。
“竟是如此……”
他不由長歎一聲,神軀往上一縱,便突破那層灰霾的遮蔽,來到一處顛覆想象的虛空。
這一層虛空,完全超乎下方寰宇的層次,仿佛高高俯瞰寰宇眾生,凋零諸相。
虛空中清光如線,交織成網,在網格的中心,端坐著三尊宏大卻死寂的神像!
三尊神像如泥塑雕像,長須飄拂,低眉垂目,各捏未知之印訣,鎮著巨大的清光網格。
這些清光網格無儘延伸,探入不可測的冥無之間,給李青雲的感覺,就像八爪魚伸出無數的觸角,企圖在冥無中抓到什麼,希望!
“這當就是玉清、太清與上清之相了!可惜,已經完全沒有生機……
李青雲的天主身軀,在三尊神像麵前,就顯得有些渺小了。
當他站在那三尊宏大無比的神像麵前,心中震撼與感慨,自是如巨浪起伏。
“誰又想得到,三清聖人也已經陷入寂滅之態!那混元宇宙時期,到底發生了什麼不得了的事情……”
“這三尊聖人之相,與其說是寂滅的天尊遺蛻,不如說它們一直就在這裡!”
“後來者,隻要能抵達三清聖人的高度,即可駕馭三清聖人位格,探入冥無,聖照大宇宙!”
“隻是可惜,無數歲月以來,似乎隻有貧道一人,此時此刻站到這裡……”
李青雲覺得,三清大寰宇的凋零,應該與黃帝宇宙的幻滅,有著直接的關聯。
三清是三清,人道是人道。
三清有教無類,門下眾生可以是人,可以是飛蟲走獸,可以是草木精靈等等。
人道,卻是純粹的人族,人類。
直覺中,他認為三清大寰宇與黃帝人道宇宙,應該是同一個陣營的。
至於兩者誰牽連誰,誰先凋零,又被誰打壓敗落,卻是有待進一步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