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了!陛下覺得臣有本事,但實不相瞞,在戰事上,臣覺得都不配給盧總督提鞋,差的遠咧!
依臣看,倘若盧總督能掌握更多的軍隊,或許咱大明早就好起來了。
臣這京營提督根本就是德不配位,臣隨時可以讓賢給盧總督。”
在平時,張世康從來不吝嗇對於自己的貶低,因為這樣才可以少擔差事,少擔差事自己才能有時間享受生活。
唯獨這次,張世康說的真是大實話,他的那點軍事水平自己心裡清楚,哪兒能跟動輒把流寇打的哭爹喊娘、跟大清鐵騎硬碰硬的盧閻王比。
根本就不是一個檔次!
可這話聽在崇禎皇帝耳朵裡,就完全不是一個味兒了。
崇禎皇帝早就知道張世康這小子懶,為了偷懶,什麼理由都能想出來。
他又瞅了一眼張世康,張世康也十分誠懇的對望,希望這老哥能信了他的大實話。
奈何崇禎皇帝隻是白了張世康一眼。
心道:你繼續演,朕才不信你的鬼話。
你的才能倘若不配給盧象升提鞋,那不是說明朕、乃至朕的列祖列宗都眼瞎嗎?
你可以質疑朕的眼光,但決不能質疑列祖列宗的眼光,他們可都在天上瞧著呢!
即便盧象升真有點能耐,忠心又如何保證呢?
如今這朝廷,除了張世康,他連楊嗣昌都不敢完全相信了,更彆提一個不是很熟悉的外臣。
他可以完全相信的,隻有張世康。
可這小子!實在是太懶了,年紀輕輕的怎麼能隻想著享樂?整日吃喝玩樂有甚意思?
崇禎皇帝甚至希望這小子能有點野心,哪怕一點也好,那樣就不至於每次給他個官職,還要想儘理由。
他當然可以強行給張世康下旨,可旁的人或許可以,但張世康這小子,逼急了誰知道會不會撂挑子不乾?
完全有這個可能!他絕對能乾出來!
唉,實在是太頭疼了。
崇禎皇帝收攏思緒,見張世康還盯著他,似乎是等著他的答複,便隻得道:
“朕可以下旨,給盧象升一個月時間讓其回鄉辦喪,但京營提督還得是你,也必須是你張世康,莫要再想法子偷懶推脫。
如今朝廷困頓,時局艱難,正是用人之際,朕知你喜歡清閒,但也得分時候吧?”
對於張世康的建議,崇禎皇帝隻聽了一半,盧象升可以用,但其他的就不必了,京營提督不是什麼阿貓阿狗都能來當的。
張世康撇了撇嘴沒吭氣兒,他覺得這崇禎老哥變了。
“聽說你要從底層士兵裡挑選將領?”埋怨過張世康偷懶後,崇禎皇帝也不想過分苛責,便提起京營的事。
“是啊,原來的將領都被臣一股腦殺完了,不自己挑選,難不成還讓那些朝臣們舉薦?”
“不可兒戲。”崇禎皇帝沒有發表自己的意見,隻是提醒張世康彆胡鬨。
“陛下放心,軍國大事,臣怎敢不用心,不過京營的兵太少了,裁撤了老弱後,隻餘兩萬四千,真有了戰事,連咱京城的城牆都站不滿。”
這倒是實話,西山大營的營盤空蕩蕩的,現在的那點兵連五分之一的空間都沒有利用到。
“唉,朕知你意,但……募捐的那些銀子,已然快派發完了,好在再有一個月便到了百姓收獲時節,國庫當能收上不少田賦,總之,到時再議吧。”
崇禎皇帝也想擴編京營,但國庫哪有多餘的錢,他說的田賦,其實心裡一點底都沒有,需要用銀子的地方太多了,哪兒哪兒都需要錢。
崇禎皇帝隻希望楊嗣昌能儘快剿滅流寇,這樣他手底下的三萬京營兵便可歸營,其他軍隊也可回歸各邊鎮。
正思量間,王承恩稟報說楊嗣昌已經到了大殿外,崇禎皇帝便著楊嗣昌進殿。
楊嗣昌一進來看到張世康愣了一下,便拱手準備向崇禎皇帝行禮,可剛彎下腰,大殿內就響起張世康的質問:
“楊嗣昌,老子招你惹你了?你為何要阻撓戶部給我京營運送糧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