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好意思,本提督都忙忘了,諸位放心,到了京營,隻管當京營是諸位第二個家,本提督保證,絕沒有人敢欺負你們。”
張世康微笑著道。
這些匠人雖然生產火銃的技術純熟,但經年累月的被工部塞到一個小屋子內壓迫著乾活,人都麻木了。
他們的穿著跟京營的士兵差不多,破破爛爛的,背上背著個不大的包裹,那就是他們的全部身家。
實際上在得知自己是因為茅元通的舉薦,才被這位聽說是京營提督的大官帶走時,他們大多都是不高興的。
即使茅元通說了,張提督答應給他們月銀二兩,還管三頓飯。
但茅元通自己都不太相信,其他人又如何敢相信?
更何況這位提督大人,他那麼年輕,好像說話也不怎麼靠譜的樣子。
“提……提督大人,真的給二兩月銀嗎?”一個匠人看張世康很是溫和,便大著膽子詢問。
“管三頓飯也是真的嗎?”另一個匠人也問出了自己最關心的事情。
“當然!本提督向來說話算話,不信你問問他們。”張世康知道自己再如何承諾,也不如其他人來替他說來的實在,便指著齊大柱他們道。
“放心諸位,大人說一不二的,瞧見這些糧草了沒?
都是咱家大人之前應下的,戶部敢不給,咱家大人就帶著俺們直接將戶部衙門都給圍了,那戶部尚書連個屁都不敢放。
還有這些嶄新的軍械軍服,大人隻消略施小計,就讓那工部尚書上趕著給咱們送軍械。
一日三頓飯算啥,咱們京營兩萬多人,現在可都是一天三頓飯。
大人至於騙你們嗎,又不差你們三十張嘴。”
齊大柱一副底層士兵的裝扮,再加上人長的樸實,說話也很靠譜,他剛說完,周圍的其他士兵也都三言兩語的附和。
茅元通等人見狀,哪裡還會再有懷疑,一個個都高興了起來。
“提督大人,俺膽子小,鬥膽再跟大人確認下,俺真的不用上戰場嗎?”一個有些瘦削的匠人再次確認。
這其實才是他們真正關心的核心問題,他們畢竟不是兵,沒有上戰場的義務。
但他們也知道自己人微言輕,上頭倘若非要拉他們去戰場,他們一點辦法都沒有。
“放心吧諸位,到了西山大營,本提督得當寶貝一樣護著你們,你們倒是想上戰場,本提督還不答應呢!”
若是其他人,這時候估計就要生氣了,畢竟一個問題問兩遍,被人如此不信任,不急才怪。
可張世康卻很有耐心的向他們承諾。
這個年代對技術人才是真的沒有一點扶持,不僅如此,匠戶都被人瞧不起,被官員壓榨,被士紳白嫖,實在不是一般的慘。
茅元通這種工部坐班匠人還好點,畢竟有月銀,那些被征召來的匠人,不僅在工部做工沒有月銀,在戶籍地也經常被當地官員喊去做工,同樣的沒有錢。
到哪兒都是被白嫖,很多時候被白嫖了,還得陪著笑臉,生怕得罪了那些當官的。
張世康覺得實在是太過離譜,一個國家的科技想發展,隻靠著朝廷那些會耍嘴皮子的人可不行。
科技是第一生產力,有了這些技術人員,張世康總算可以把自己的一些想法付諸實踐了。
比如目前他認為最迫切的,就是升級火銃的事兒,斑鳩腳銃要仿製,可遂發槍也要儘快的開始琢磨。
想到這兒,張世康隨口問道:
“你們都是老火器匠人了,想來都是有些家學的,不知你們可認識一些在火器造詣上比較厲害的人嗎?”
這些都是匠戶,眾所周知,大明的戶籍製度,匠戶的兒子也隻能是匠戶,孫子也是,子子孫孫無窮匱也。
想來這些人的家人朋友,大多也都是同行,張世康其實也就是碰碰運氣,看看能不能找幾個牛人過來一塊搞事情。
聽了張世康的話,其他人倒是都沒說出個二三四五,唯獨那茅元通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樣,似乎想說,又有點不敢說。
張世康便鼓勵道:
“茅道士,哦不,茅元通,有話就說,本提督又不會開罪於你。”
茅元通這才小心的道:
“小的有個遠房表兄叫茅元儀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