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你們太過分了(1 / 2)

為了這次的營救行動,張世康光是宮裡就跑了好幾趟。

為了救下盧象升,京營狂奔數百裡,將士們付出了血的代價,雖然這場戰鬥最終打贏了,但京營的傷亡也不小。

費了這麼大周折把你救下,本提督都還沒放棄呢,你倒自己先放棄了,就算本提督同意,那些死去的將士也不會同意。

這其實就是張世康主動拋出來的橄欖枝了,而且話還說的那麼好聽,自稱門下走狗的曹變蛟倘若聽了,估計吃什麼都成了酸的。

盧象升聽了那些話也有些動容,他能感受到張世康言辭間的誠懇,但他還沒來得及說話,張世康就又道:

“盧大人不必急著答複,且先看本提督如何做吧。”

光說肯定是空口無憑,張世康並不期待盧象升因為自己的三言兩語,就能輕易相信並且一心投靠。

“剛才得到消息,建奴重騎兵帶著那些韃子步軍,當是去與多爾袞彙合了。

待京營修整一番,明日本提督就去尋那高起潛,到時你與本提督同去。”

說罷,張世康就收起天子劍來走出了大帳。

盧象升望著張世康離去的背影深思,他的表情時而痛苦又時而期許,良久,終於是深深的歎了口氣。

一更天的時候,今日一戰的戰績才總算是大致統計了出來。

京營將士陣亡三千兩百餘,傷者六千四百二十八,其中大概有兩成是重傷。

次子團裡鄭衝右腿挨了一刀,宋亮祖後背中了一箭,徐文遠的胳膊和左腿各中一箭,倒是傷的都不算重。

京營畢竟有花名冊,戰損統計還容易些,建奴那邊就麻煩了,戰線拉的很長,追擊的一路上都是屍首,但大半都是孔有德、祖大春等建奴漢軍的。

已經收攏和核實過的,此戰共斬殺韃子一千九百餘,漢軍八千六百餘,孔有德部由於被京營針對,幾乎全軍覆沒。

這個戰績令包括盧象升在內的人都很滿意,畢竟是與韃子作戰,這個戰損比已經能排進大明曆次與建奴戰鬥的前三了。

唯獨張世康悶悶不樂,一來是仍舊覺得戰損比太高,二來隻一天時間,很多熟悉的麵孔都已經不在了。

戰績雖然統計出來了,但戰功的歸屬卻仍舊還在扯皮。

統計戰功其實是個極為麻煩的事,很久之前,戰功共計以人頭為證,一般士兵殺死敵人,便將所殺之人的頭顱割下來,好戰後領賞。

但人頭畢竟是個大物件,若是殺了一兩個還好,殺的多了沒地兒放,很影響接下來的戰鬥。

為了不影響戰局,後來逐漸就形成了戰後割取,戰功憑證也從割取人頭變成了割取敵人的左耳。

當然,對於建奴韃子,最好的憑證反倒不是耳朵,而是他們後腦勺上的老鼠辮子,畢竟誰知道你割的耳朵是韃子的還是漢軍的。

韃子人頭的賞格與其他漢軍不同,其他漢軍一個人頭賞銀八兩,韃子則是十五兩,幾乎相差了一倍。

但戰後割取也有個很大的問題,那就是如何證明誰是誰殺的,比如一個韃子死了,身上要害之處中了一刀,但腦門上也中了一箭,你說算誰的?

還有就是火銃兵和弓箭手這等遠程職業,一輪齊射之下,根本沒人能搞清楚敵人到底是誰的火銃打死的。

不過這難不倒張世康,諸如火銃和弓箭手這等職業,在京營,戰鬥考核平日裡的操練占大頭,臨陣表現倒是其次了。

而戰功統計,則計算為集體功,賞銀也集體分配,而拿戰刀近戰砍人的,則單獨統計。

為了減少衝突,京營裡配備了專門統計戰功的小隊,這些人在戰場上除非不得已,一般不參與戰鬥,而隻是作為督戰和統計軍功的人。

除此之外,什長作為最基層的低級將領,也負責記錄手下各自的戰績,在網上還有哨總、千總。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