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可為四川柱石(1 / 2)

“城自然出過,前年去過一趟皇陵。”

聽了張世康的話,崇禎皇帝一愣,他沒明白張世康到底什麼意思,想了想後老實的道。

“那不還是沒出城嗎?”張世康笑道。

敢情老哥覺得,出了城牆就算出了北京城嗎?

說起來也挺離譜的,身為大明天子,連大明的河山都沒真正的去看過。

除了天天批閱奏疏,與朝廷裡的大叔老頭開會(早朝、午朝)、吵架外,就像動物園裡的大熊貓般。

看似是國寶,卻永遠被關在籠子裡,連自由都沒有。

“這跟建虜又有何關係,你說話總是沒來由。”崇禎皇帝不滿的道。

封張世康做京營提督時,便有不少朝臣反對,理由裡有一條就是說張世康言辭孟浪,說白了就是說話不著調。

張世康當然不知道崇禎皇帝如何想,即便知道,也隻會一臉嫌棄的表示,那是咱們之間有代溝,也就三百多年的溝而已。

“去趟軍營,陛下對禦駕親征有沒有興趣?”跟老哥沒在一個頻道上,張世康隻得如實道。

如今跟建奴的局勢已經陷入焦灼對峙狀態,一方麵多爾袞沒有收獲到足夠的戰果,不想輕易退兵。

另一方麵,這廝似乎清楚大明如今的財政狀況,抱著等待大明軍隊內部出現不穩的僥幸心思。

雙方似乎都能大致猜到對方的念頭,可暫時卻又都拿對方沒辦法。

朝廷多步卒,野外作戰隻能憑借軍陣和地形優勢,來抵消建奴的重騎兵、輕騎兵優勢,所以注定就很難主動發起衝鋒。

沒有主動權,就隻能逼迫建奴主動來攻,可多爾袞也不傻,騎兵衝陣總是有損失的。

培養一個重騎兵成本極高,若是衝鋒能有把握將對手擊潰,那自然可以忍受損失,但如今手握兵權的可不是之前的那些菜雞了。

多爾袞又不是沒嘗試過。

但總這麼僵持著也不是辦法,想儘快結束這意義不大成本極高的戰事,還不想付出太大代價的話,就隻能出奇招了。

而讓這崇禎老哥在軍營裡露個麵,就算是奇招。

可不要小瞧了這時候普通人見到皇帝時的興奮勁兒,皇權至上的時代,皇帝就是天,對底層士兵士氣的鼓舞可不是蓋的。

難不成還真以為皇帝禦駕親征,是去指揮千軍萬馬衝陣殺敵的?

彆開玩笑了,除了曆朝的開國皇帝有一定軍事水平外,守成的天子有幾個懂兵法的,就是懂也都是紙上談兵。

所謂的禦駕親征,露麵的作用,反倒是最重要的。

隻要天子能不惜身份,最好是能跟底層將士打成一片,即便朝廷暫時發不出銀子來,這些底層將士也敢豁出命去跟韃子拚。

這,就是皇權的力量。

若是再能給有功勞的人封上幾個流爵,以激勵其他士兵的鬥誌,那就更棒棒了。

張世康當然不想這樣,他總覺得有耍無賴白嫖的嫌疑,但為今之計,隻能等解決了財政困難後再去找補了。

崇禎皇帝聞言露出一絲憧憬來,但這絲憧憬很快就消失不見,繼而搖了搖頭道:

“百官絕不會同意的。”

在很久很久以前,大明的天子都是可以出城的,但自打英宗之後,百官對於禦駕親征這個詞已經達到了談虎色變的地步。

後來又有武宗鬨了一出,結果很快把自己鬨沒了。

久而久之,天子不出城,便成了祖製。

朝臣們的理由也很一致,天子身係國朝安危,怎可出城犯險呢?

如此豈不是置天下百姓、置江山社稷於不顧?這是昏君才會去做的事。

天子就該老老實實的呆在深宮之內,這才是明君所為。

看看,站在道德製高點上抨擊你,你拿什麼去反擊?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