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誅滅三族,淩遲處死?(2 / 2)

諸位愛卿便議一議,這楊嗣昌究竟該當何罪。”

崇禎皇帝的話就等於給今日的議題定下了基調,而崇禎皇帝此前都是稱呼楊嗣昌為楊先生的。

即使楊嗣昌戰事不利,崇禎皇帝也都多有維護,但如今不僅稱呼變了,就連語氣表情也都變了。

在場的官員哪個不是人精,即使沒有私下串通,也立即就不約而同的開始彈劾和指責起楊嗣昌來。

“楊閣部此舉,是對我大明江山的不負責,陛下當將其革職查辦,為死去的官員們伸冤呀!”

“王大人,豈止如此呀!這楊閣部本就愛名聲,此人膽敢瞞天過海,我看就是為了青史留名。

但卻枉顧了天下萬民,置朝廷安危於不顧,此等賊子,該當問斬!”

“孫大人言之有理,臣附議。”

“陛下,臣要彈劾楊閣部,此人鋪張浪費,驕奢淫逸,在軍營裡竟也帶著私廚,即便國朝困窘如此,其每日三餐皆是山珍海味,如此行徑,實在為人不齒。”

“吳大人所言,臣也早有耳聞,臣還聽說,這楊大人心胸狹隘,原本有戰功者多被其剝奪,而算在自己身上。”

“豈止如此啊,臣還聽說楊大人多有謀害軍鎮主將者!”

“那爾等還乎他作楊閣部,其雖有名,然卻為國賊,此等國賊不除,朝廷何安?”

……

朝臣們的議論越來越多,對楊嗣昌的稱呼,也從一開始的楊閣部,到楊大人,再到直呼其名,最後……成了國賊。

就連武臣班列裡,也有不少勳戚對楊嗣昌十分不滿,原因各異,但大抵上是因為沒能從楊嗣昌哪裡獲取到利益。

此時的楊嗣昌即便在場,也是百口莫辯,所謂牆倒眾人推,破鼓萬人捶,所有官員都在聲討楊嗣昌的罪名。

翻舊賬的就更多了,捕風捉影的都察院禦史們就更離譜了,甚至彈劾楊嗣昌在老家置辦豪宅、強搶民女。

楊嗣昌身為當朝兵部尚書、督師、太傅、柱國,如今被他們說的是一文不值。

曾經有依附於楊嗣昌的,也都趕緊撇清關係,更有甚者,甚至落井下石,恨不得都上去踩兩腳,再衝其臉上吐一口痰。

曾經有多風光,如今就有多招人恨,有多落魄。

到了最後,內閣首輔劉宇亮見群情激奮,終於肯站出來總結性發言。

“陛下,楊嗣昌此舉人神共憤,與叛國無異,其私德有失反道其次。

大明有如今窘狀,皆因此人所致,其罪當誅。

臣鬥膽,懇請陛下降旨,將這楊嗣昌誅滅三族淩遲處死,以告慰天下蒼生!”

在整個朝臣議論的過程中,張世康都沒有說話,他隻是靜靜的看著、聽著。

但越聽張世康越覺得這群朝臣實在可惡,全他媽是秋後算賬,即使楊嗣昌有那麼多毛病,當初你們乾嘛去了?

他最是瞧不起這等落井下石的家夥,而遠在外頭拿命搏殺的將士,最怕的也是這樣。

這些個動輒引經據典,卻連戰場都沒見過的家夥,三言兩語間就將一個人的功勞全部抹殺,實在可惡至極。

見崇禎老哥沉默不語,竟似有準奏之意,不由得皺了皺眉頭道:

“劉大人,楊嗣昌之罪,關其族人何事?

本伯很難不懷疑你是在趁機報複。

楊嗣昌固然有罪,可汝等近兩年能安穩的在京城呆著,就沒有他的功勞嗎?

爾等的良心,都被狗吃了嗎?”

……

喜歡大明第一攪屎棍請大家收藏:大明第一攪屎棍小書包小說網小說網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