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這根本就難不倒張世康。
“告訴他們,一人砍胳膊,一人砍腿,隻砍一條。
如果不夠,就一人砍一截,明白我意思吧?”張世康對那蒙古翻譯道。
這話一說出口,所有人都對張世康行了注目禮,心道還是元帥大人有主意。
於是乎戰俘營內立即變的血腥起來,好在是不論是士兵還是俘虜,都是打過硬仗的,這等血腥程度隻能算是小場麵。
半個多時辰之後,三百多女真韃子全部斃命。
尤其是最後那幾個韃子,由於數量實在不夠,竟被最後的幾十個漢八旗俘虜剁成了肉醬,死狀不可謂不淒慘。
整個過程中,那群蒙古俘虜和漢八旗俘虜都顯得很瘋狂,反倒是張世康專門拎出來的三個女真韃子變得很安靜。
他們原本是叫罵的最厲害的,可是親眼目睹三百多同族的慘狀後,個個兩股戰戰噤若寒蟬。
他們不知道那個明軍首領將要如何對待他們,但從三百多同族的遭遇來看,或許他們會更淒慘。
悍不畏死也是分時候的,在戰場上是一回事,身為俘虜又是一回事,人為刀俎我為魚肉,說的就是這個意思。
“想來這仨貨如果回到建奴那邊,應該會將這裡發生的事告訴那黃台吉吧。”
張世康當著那群俘虜的麵,意味深長的道。
打消他們的僥幸心理,然後在接下來的戰鬥中將這群人編入敢死隊,衝鋒在最前頭,再用戰績證明決心,才是最穩妥的。
這樣的念頭是張世康一早就想好的,果然,他這話一說出來,那群漢人士兵都有些驚訝。
不過張世康大抵是高看了他們,對於這群在大明和大清之間反複橫跳的人來說,在哪邊賣命都一樣。
張世康才不管這些,當即就命令盧象升,著一隊人拿著他的軍令,將最後剩下的三個韃子自最近的關口送出關。
殺人要誅心,收服人心也要誅心,二五仔是要不得的。
他大概知道這群漢人兵痞是什麼心思,不過他不在乎。
上了戰場要麼活要麼死,盧象升可不是孔有德,偷奸耍滑絕不可能。
處理完了戰俘的事情後,在張世康的召集下,所有在軍營內的高級將領一塊開了一次會。
會議的規格相當的高,參將都沒被允許參與,最低也是個總兵,崇禎皇帝也興致勃勃的過來旁聽。
出了一趟京城之後,崇禎皇帝感覺自己之前都白活了,他現在對軍隊的事尤其上心。
除此之外,鄭三俊等閣臣也都來了,張世康也沒反對。
人都到齊了之後,作為大明最高軍事統帥,張世康率先發言道。
“召集諸位前來,主要有三件事。
其一是京營擴編問題。
其二,是戰死士兵的撫恤問題。
其三,軍將調度、軍職升遷。”
張世康不喜歡說場麵話,一上來就直接給正常會議定下了基調——隻談乾貨,拒絕假大空。
“京營原有士卒曆經兩次血戰,死傷已然過半。
本侯決定,除了將楊閣部原來親率的那部京營兵回歸編製之外,也將從諸位軍中抽調一部分,將京營編製擴充至四萬。”
這是張世康的命令,說是商議,其實就是通知一下而已。
畢竟崇禎皇帝早已給諸軍鎮下達詔令,張世康作為大明最高軍事統帥,對大明軍事有著一切的決定權,任何人都不得反駁。
京營作為大明的最後一道屏障,也是天子號令全軍的根本。
之前由於缺乏威望以及跟諸軍鎮的將領缺乏信任,他並沒有敢擅自調動。
但如今卻是不一樣了,他不僅有崇禎老哥背書,更是通過賈莊之戰和涇水之戰打出了大明的氣勢,同時也證明了自己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