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許從後世的角度來看,這時候的大清國蒸蒸日上,在蒙古戰場、朝鮮戰場以及大明戰場上節節勝利,如同戰神一般。
可作為大清國的第一任皇帝,此時的皇太極卻憂心忡忡。
畢竟,若算上新進征服的那些蒙古部族的領地,大清國雖然也算得上幅員遼闊,但跟更加龐大的鄰居相比,就差的太多了。
滿洲族全族不過五十萬數,而大明僅僅江南一富庶大城,就超過一百萬數。
大明更是有百姓億萬,耕地億萬,人口、糧食、兵源,可以說不論從哪個角度來看,大明朝都是個龐然大物。
而他的父汗之所以敢起兵,正是因為他知道,大明朝固然龐大,但卻病了,病入膏肓。
可是現在,大明朝出了個醫生,治療手段雖獨特,可卻十分有效,這是大清國無法承受的後果。
當然,崇德皇帝也有趁機籠絡諸多兄弟的意思,隨著他的身體逐漸不好,不少皇族甚至都已經開始站隊了。
這對初生的大清國來說,絕不是個好消息。
“鄭親王,朕命你多派哨探,親自參與調查,務必弄清楚關於這張世康的一切信息。”
打定了主意後,崇德皇帝對鄭親王濟爾哈朗下令道。
雖然大清國的朝廷裡也有不少漢臣,平日裡崇德皇帝對這群漢臣禮遇有加,但真若是事關大清國的安危,崇德皇帝卻並不信任那群漢人。
濟爾哈朗起身領命。
“十四弟,你和嶽托的部眾損失嚴重,此番大戰後,便暫時放部眾回去放牧休養生息吧。”崇德皇帝對多爾袞道。
八旗雖有常備軍,但僅限於少部分的精銳,大部分士兵依舊跟蒙古諸部族一樣,平日裡放牧、打漁,維持生計。
隻有當起了戰事時,才應本旗旗主號召應征入伍參與戰事。
畢竟不論是蒙古部族,還是滿洲各部,都非農耕民族,基本的生產還是靠牲畜。
雖然這些年也擄掠了不少漢人農耕,但糧食總歸還是撐不住整個大清國使用。
也是因為這個原因,每到秋末冬初,他們總會派兵入關,一來削弱大明朝,二來搜刮糧食補給自用。
可這次入關不僅沒有掠奪回來多少糧食,反倒折損了那許多兵馬。
這個冬天,不好過呀,念及此,崇德皇帝更加憂心。
多爾袞看到兄長如此顧及自己,不由得紅了眼睛道:
“陛下,臣弟這次出征確實輕敵了,請陛下降罪!”
不論如何,敗了就是敗了,即使他知道兄長仁厚,但有功則賞有過者罰,若不能做到這個,如何能服眾呢?
崇德皇帝聞言歎了一口氣,他自然也明白這個道理。
“便罰你一年俸祿,收回半數封地吧。”
一年俸祿倒沒什麼,可收回一半的封地就算很嚴厲的懲罰了,但多爾袞知道這並非兄長的本意,便領命接受。
一旁一直坐著的代善突然道:
“陛下,嶽托他……臣聽聞嶽托在大明軍營裡飽受折磨、求生不得、求死不能!”
兒子倘若戰死,他確實沒什麼好說的,甚至還會感到驕傲。
可是多爾袞給他的信裡說,他的兒子是得了什麼病,那張世康估計是故意吊著他的兒子,既不殺,也不放。
即便是讓醫官診治,也並非奔著治愈的目的,而就是為了吊著他兒子一口氣來折磨。
嶽托被接回多爾袞軍營的第二天就死了,他死前隻留下一句話,央求他替自己報仇。
“二哥,你冷靜一下。”崇德皇帝勸道。
大清和大明為死敵,他並不認為那張世康如此做有多麼喪儘天良,為了達成一定的戰略目的,他甚至還經常縱容部下塗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