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十一年十一月十七日,山西太原府。
兩天前的一場大雪,將太原城裝點成一片破敗的白。
常言道瑞雪兆豐年,按說下雪對於被大旱困擾多年的山西來說,是個好消息。
可城外的百姓根本高興不起來,他們窩在四處漏風的茅草屋內瑟瑟發抖。
十幾年來,山陝地區屢遭大災,先是大旱,後是飛蝗,而後是匪災,再接著大旱、飛蝗、鼠疫。
到了如此,還在苟延殘喘著的百姓,早已對一切都失去了希望。
當然,這隻包括平民百姓,太原城內的大戶人家,仍舊是夜夜笙歌、熱鬨非凡。
半個月前,黃家家主黃永發一口氣納了六個小妾,據說年齡最小的還沒有他孫女兒大,一時間引得城內眾說紛紜。
有羨慕的,也有咒罵的,當然,他們隻敢背地裡說。
山西毗鄰蒙古,不少商賈靠著與蒙古人貿易發家致富,到了如今晉商已然成為整個大明商賈中執牛耳者。
這黃家便是山西的大商人之一。
當然,黃家並不是晉商中買賣做的最大的,與介休的範家相比,則又是小巫見大巫了。
範家早在大明初年,便與蒙古部族做生意,傳至如今的家主範永鬥這裡,已然曆經七代。
當代家主範永鬥為人活絡,不僅與蒙古部族貿易,還率先與滿洲接觸,吃到了滿洲人崛起的最大紅利。
即使是號稱八大家的其他大戶,在與滿洲人貿易時,也皆以範永鬥為尊。
範永鬥負責聯絡滿洲貴族,而其他七大戶與範家共分訂單配額,當然,範家拿大頭就是了。
幾十年來一向如此,好在範家也不會太過分,一直與其他晉商保持著不錯的合作關係。
不過相對於範家的裡外忙碌,這段時間,黃家家主黃永發可謂誌得意滿,不僅妻妾成群,三天後還是他的六十大壽。
人年紀大了,反倒越發看重自己的壽辰,黃家也不缺錢,六十大壽更是大辦特辦。
一封封請柬從黃府遞了出去,今日黃永發得知消息,晉商八大家裡,靳家、王家、梁家家主都會親至。
而其他幾家也會派家中骨乾過來慶賀,自己的親家範家由於忙於跟滿洲人的貿易,無法親至,但範永鬥也寫信說會讓他的二弟範永升過來。
可以說已經給足了黃家麵子,除此之外還有其他的晉商,但凡是能叫得上號的,都將來給他祝壽,就連太原知府也答應前來。
商賈本就為士族輕視,這在黃家看來就是莫大的榮幸。
黃永發悠閒的躺在躺椅上,他扭過頭來張開嘴,左邊的俏丫鬟撥下一瓣橘子小心的放進他的嘴裡。
黃永發一邊嚼著橘子,手卻不老實的在俏丫鬟腿上摸索,那丫鬟不敢忤逆,隻是逆來順受的低著頭。
他大抵是年紀大了,有心而無力,隻一會兒功夫便覺得沒意思,讓那丫鬟滾出了院子。
黃永發也並非沒有煩心事,就比如這陣子突然從真定府過來了個孫傳庭,說是借道去往漢中駐防。
可如今大軍駐紮在太原城外已經四天也不見離開,這一直讓黃永發覺得奇怪。
聽消息說,這孫傳庭由於在針對滿洲人的戰事中立功,不僅被封了伯,還升任了漢中總督。
想起這漢中總督,黃永發就想笑,豈有一府總督,實在是聞所未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