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家商人都這麼富裕,怪不得朝廷窮成這副模樣!
你們難道沒有責任嗎?
你們如此為晉商開脫,難不成是得過什麼好處?”
張世康的話不可謂不尖刻,朝中大臣頓時表情各異起來。
有的微微低著頭,這是心虛怕彆人知道的表現,有的則滿臉怒意作勢反駁,這是被人猜中惱羞成怒的表現。
當然,也有真正義憤填膺,覺得張世康是在汙蔑人的,這群人有理由生氣,因為他們沒收到銀子。
“冠軍侯,你豈能肆意汙蔑當朝重臣?”一個都察院言官高聲道。
“就興你們汙蔑彆人?你們這群鳥言官,一點實事兒不做,竟會捕風捉影,多少忠臣猛將死於爾等之手。
虧爾等還自稱熟讀聖賢書,爾等之所為,孔子孟子見了都得捏鼻子!”
張世康毫不客氣的道,他雖然是指著那一個禦史,但卻將整個言官團體都給帶上了。
在張世康看來,朝堂烏煙瘴氣,有一半責任就出在這群科道言官。
朱重八建立言官製度的本意是好的,而且他在位時,言官確實發揮了不少作用。
那時的言官,但凡彈劾某個官員,幾乎都是證據確鑿,確有其事的。
畢竟朱重八可不是好糊弄的,一旦發現某個言官刻意誣陷,轉手就能將這言官砍了,跟反坐都差不多。
可到了後來,經過曆代皇帝和朝臣的努力,言官製度最終成了脫韁之馬。
所謂聞風奏事什麼意思呢,就是隻要聽說某個官員做了某件事,言官們就可以隨意寫奏疏彈劾。
至於事情是不是真的,那不重要,反正他們也是聽說。
可這就苦了那些被彈劾之人了,造謠一張嘴,辟謠跑斷腿,被彈劾的官員要從就職之地趕到京城解釋。
倘若這群言官打定主意要搞你,那你就是一百張嘴也說不清。
彈劾你貪汙,你費儘口舌證明你沒有貪汙,可你的家人呢?你的同族人呢?有沒有借著你的威望辦壞事?
啥?沒有?這群言官可不信,就算真沒有,他們也能讓你有。
除非你交了銀子。
不知道多少戰事打到關鍵時刻,主將因為遭受彈劾,不得不放棄大好的戰機,回京城跟一群文官打嘴炮。
言官發展到現在,已經成了個畸形的存在,這群人不僅團結,還擁有了自己的組織,是東林黨的忠實打手,指哪兒打哪兒的那種。
“你……你……”
那言官被張世康一通臭罵,不知是氣的不知道怎麼反駁,還是忌憚張世康背後的英國公、以及全體勳戚。
整整四天的罵戰裡,勳戚幾乎都與張世康站在一起。
左右這事兒跟勳戚沒啥關係,晉商沒了,興許他們的生意還能更好,倒不如賣個人情給張世康。
“你什麼你?不會說話就彆說!”張世康瞥了一眼那言官就不再理會,反倒是又看向鄭三俊道:
“鄭大人剛才問了那般多的問題,本侯倒是也有個問題想要問問。
二十一家晉商,家產光是金銀就有一千九百一十八萬兩,可是他們為朝廷交了多少稅呢?”
喜歡大明第一攪屎棍請大家收藏:大明第一攪屎棍小書包小說網小說網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