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6章 不知陛下可否準備好了?(1 / 2)

張之極的口才本就了得,在朝堂上罵架那是向來沒輸過。

但在此之前,他基本都是低調行事,即便與人發生爭執,也都是對事不對人,更沒有過今日這般,一下將滿朝文武都得罪了個遍的情況。

可萬事論到極致,對就是對,錯就是錯。

張之極的一連串質問擲地有聲,每個問題都直指鄭三俊的軟肋。

兒子將一切的肮臟都擺在了台麵上,雖然他覺得這麼做太過草率,但事已至此,不妨就在這肮臟之上再吐口痰吧。

“瘋了,父子倆都瘋了,全無憑證,邊敢汙蔑全體朝臣,陛下,臣懇請陛下聖斷!”

內閣首輔劉宇亮當即大聲叫道。

他年紀也不小了,在朝堂上說話向來都很穩重,可這次他再也鎮定不了了。

崇禎皇帝知道局勢差不多了,他這個天子也該表態了,便開口道:

“劉閣老,且先不論那些話的真假,朕也好奇,何以加征三餉,諸卿三緘其口,加征商稅,就是與民爭利?

你能回答朕嗎?”

“這……”劉宇亮語塞。

定國公徐允楨卻站了出來。

“赤字不解決,建奴與流寇,永遠是我大明朝之患。

大明若存,方有我等立錐之地,大明若不存,我等死無葬身之地。

天下疲敝,商賈無國,商稅改製,迫在眉睫。

即便有動蕩,也是當臨之險。

臣附議!”

說著英國公、定國公二人相繼拜倒。

“臣也附議。”泰寧侯陳延祚、西寧侯宋裕德跟隨其後。

勳戚隊列裡之前沒站出來反對的懷寧侯孫維藩、誠意伯劉孔昭、新城侯王國興、武安侯鄭之俊等都拜倒在地附議。

這些附議的勳戚,基本都是家裡有孩子在京營任職的,當然也有例外。

就比如新樂侯劉文柄,以及劉文柄的弟弟,左軍都督府都督同知劉文耀。

這兄弟倆老大身長八尺容貌甚偉,老二反倒是個粗不短地身材,但眉宇間多了一絲粗獷與暴戾。

父輩全都站他們大哥,孫大勝、徐文遠也趕緊拜倒附議,他們沒父輩說話排場,就差來一句俺也一樣了。

“朕也認為英國公、定國公言之有理,商稅之製該改。

諸卿家且都平身吧。”崇禎皇帝見狀,將此事蓋棺定論道。

然而即便如此,鄭三俊等人仍舊不肯罷休,跪倒在地便要以請辭為由,懇請崇禎皇帝收回成命。

崇禎皇帝表情雖然平靜,但心裡其實對朝臣這般老套的套路早已深惡痛絕。

先是以請辭要挾,緊接著便是死諫,可崇禎皇帝已經隱忍的太久了,早已打定主意,此番絕不會妥協。

“陛下,非微臣刻意阻撓,商稅茲事體大,如此行事,勢必引起全國動蕩,此與流寇之亂不同,乃是全國性的,還卿陛下三思,收回成命。

為大明朝長久計,請陛下收回成命。

或者免去微臣之職,否則臣萬死不能從命!”鄭三俊再次帶頭道。

“請陛下免去微臣之職,臣萬死不能從命!”劉宇亮、劉宗周、方逢年、熊明遇緊接著跟上。

其他各部官員還沒來得及跟隨,就聽到崇禎皇帝嘴裡輕飄飄的說道:

“好,朕準了。”

崇禎皇帝的臉上甚至看不出悲喜來,就如同罷免的是個無足輕重的小官員一般。

隻言片語,內閣首輔,大半數閣臣,乃至六部中最重要的吏部尚書,一應求錘得錘。

“還有其他卿家要請辭的,不必跟著一起在這朝堂上湊熱鬨。

眾卿家好好想想,若果真要辭官,可寫請辭奏疏呈交給朕,朕一律恩準。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