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章 這,才是真正的與國同休(1 / 2)

劉文柄、劉文耀兄弟,一個內斂乾練,一個粗獷豪放,年紀也隻比張世康大了幾歲。

畢竟都是年輕人,還未徹底被官場的不良習氣所汙染。

身為外戚,崇禎皇帝的親表弟,忠誠度絕對沒有問題,張世康是越看越欣賞。

“新樂侯兄弟倆言之有理,我等先前之所以沉迷商賈之道,與世康你父親大抵上同樣心思,朝中無我事,我又奈若何?

隻是我等在覺悟上,比不得你父親罷了。

可如今我等已醒悟,實不相瞞,世康近半年來的作為,我等雖麵上不言,但心中早已欽佩之至,此非花言也。”駙馬都尉鞏永固道。

天子當初重用張世康,勳戚們心裡大抵上都是不服氣的。

認為張世康本就一紈絝,得了重任必然與那些人一樣,中飽私囊、仗勢欺人。

可張世康這半年多來的所作所為,讓他們明白,他們實在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

募捐所得的五百萬兩銀子,不僅全部用於最緊要的軍政,張世康還練出了一支足以抗衡建奴的強軍,僅僅半年時間。

被崇禎皇帝任命為天下兵馬大元帥之後,張世康也從未仗勢欺人,也沒有胡亂的往軍營裡塞草包。

賈莊之戰、涇水之戰打的漂亮,打出了大明的氣勢,一切的一切都表明,張世康跟那些人,甚至跟他們不一樣。

他真的是在為朝廷複興而努力,相比於此,他們自慚形穢,竟還在為家裡的一點產業阻撓國策。

直到天子之怒懸於頭頂,才幡然醒悟犯下的過錯。

不少勳戚礙於年紀和顏麵,即使心中這麼想,也不好意思說出來,鞏永固的這些話實在是說出了大部分人的心聲。

“駙馬都尉謬讚了,國事艱難,世康隻是略儘綿薄之力罷了,這都是仰仗陛下的信賴。

不過諸位世叔、世伯也不必妄自菲薄,朝堂上或許出不了力,誰又能說朝堂外就不能為國效力了呢?”張世康笑道。

這倒令眾人大為不解,在他們的固有觀念裡,為國效力要麼從軍,要麼從政,何來第三條路。

“諸位世叔、世伯家中在各地皆有商鋪,想來對經商都有各自獨到的見解。

大明雖大,但國內市場就這麼大一塊餅,還要與士紳官僚以及其他商賈競爭,利潤自然有限。

不知諸位是否坐過海船,是否見識過大海之外的世界。

東海之濱有倭人的銀礦,南海之濱有印尼人,蘇門答臘、蘇拉威西、婆羅洲,擁有全世界都需要的香料群島。

我大明的蘇木、胡椒等香料,多出自南洋。

過麻六甲一直往西,有慢巴薩國,三寶太監曾到過那裡,那是一片遍地黑人的土地,這片大陸土地肥沃,有諸多金礦。

若是自東海一路往東、再往東,橫渡太平洋,到達洋之彼岸,那裡還有兩塊更大的大陸。

在那裡,有取之不儘的大銀礦、銅礦,可可、淡巴菰、糖,還有橡膠。

大明雖富有,但若跟這些區域相比,就又是小巫見大巫了。

諸位世叔、世伯想想,若大明能將這些資源整合,與全世界的國家互通有無,這裡頭有多大的利潤?”

張世康一口氣說了許多,這全在他給大明規劃的未來藍圖之中。

他是懶,但躺平的時候腦子卻並不停止運轉,作為一個P社戰犯,他對全球資源的大致位置心裡門清。

先前隻是限於沒錢沒人沒船沒海圖,隻能望洋興歎。

而屋子裡這群大叔,都是懂商賈之道的,而且忠誠度也比普通商賈更為可信。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