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這事兒臣好幾天前就知道了,也不對,國策頒布前,臣就料到了。”
張世康坐在了小矮木墩上道。
京城物價上漲隻是個前奏,張世康以雷霆之勢將這股子邪火撲滅,嘉定伯周奎和成國公朱純臣便是京城物價保衛戰的犧牲品。
這世上大抵如此,對局勢沒有足夠的認知,你所擁有的一切,都可能在一瞬間失去。
嘉定伯中風後沒幾天就倆腿兒一蹬上了西天。
朱純臣如今還在陰冷的詔獄裡喝粥。
令人意外的是,抄成國公府時竟然又意外的抄出了白銀二十多萬兩,這老貨果然留了一手。
隨著張世康的到來,五個大臣終於重新穩了穩心神坐直了身子,而崇禎皇帝也終於不在大殿內溜達了。
“既然你早便料到,也有了對策,為何遲遲不肯說?”崇禎皇帝不滿道。
不過自打張世康到了大殿,崇禎皇帝的眉頭就不皺了,如今看起來甚至有點氣定神閒。
如同張世康料定商賈會哄抬物價,崇禎皇帝也早已料到張世康這小子肯定有法子解決這問題。
“陛下這急脾氣啥時候能收一收,您可是天子。”張世康勸說道。
事實上這不是他第一次勸了,崇禎老哥有點急功近利,他一早就知道。
若是普通人,有這個小缺點倒也沒什麼,可這老哥可是皇帝,若這毛病不改,日後指不定還會壞多少事。
得虧現在萬事都有他盯著,可張世康本就沒打算一直當救火隊員,所以他當然希望這老哥的臭毛病多少能改一些。
最重要的是張世康發現,除了自己,好像沒人敢說天子的不是。
雖然總有點傷崇禎老哥自尊,可這事兒不說也不成啊。
自己本想擺爛躺平過舒坦日子,如今都快被逼成勞模了,找誰說理兒去?
崇禎皇帝聞言倒是也沒生氣,他其實心裡清楚張世康沒有彆的意思。
左右殿內的大臣都是自己一邊的,每日都在一塊議事,權當這小子又欠收拾了。
“朕隻是不想百姓受難,你彆轉移話題,你有什麼主意快說。”
張世康仍舊不急,他看著在場的範景文道:
“諸位大人可有什麼想法嗎,不妨都說一說。”
雖然如今的朝堂多少有點離譜,天子和冠軍侯幾乎穿一條褲子,旁人的意見天子根本不怎麼理會,大多數時候都以張世康的為準。
但張世康卻從沒想過當一言堂,隻要你說的在理,或者比自己的法子更有效果,他還是聽的。
當然,如果你之乎者也搞一堆廢話,還說不出個所以然來,那可就怪不得張世康這小子不講武德。
範景文瞅了一眼李邦華,發覺對方沒有先開口的意思,便道:
“陛下,目前幾乎可以肯定的是,商賈之所以如此漲價,還幾乎都是同一時間,同一套說辭。
臣以為,這群商賈背後定是有人指使,而能同時調動如此多的商賈行事,這指使之人身份必然不簡單。
臣還以為,這指使之人可能並非一個人,大明地大物博,南北往返路途遙遠。
他們或許早有預謀,已經提前在北方以及江南布局。
為今之計,臣以為,下策可使各地官府需要拿出強硬態度抑製物價。
對漲價幅度過甚的商家予以懲處,但罪名卻難以擬定,畢竟這也算不上囤積居奇。
上策自然最好是將這群背後指使之人全都揪出來,沒了帶頭的人,那些商家也就沒了靠山,一切或可迎刃而解。”
張世康認真的聽完,時而微微點點頭。
在沒有足夠的消息渠道獲取信息的情況下,能從蛛絲馬跡中摸索出一點眉目,也算是經驗豐富了。
不過張世康還是覺得過於懷柔,便又看向其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