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倒是也沒多生氣,尤其是在得知孔家的居然有那麼多家產之後。
但作為天子,對因此產生的極大後果,卻是很敏感的。
天下文人都以孔孟為精神支柱,如今你把人精神支柱給滅族了,還讓人來給你辦差,誰心裡會樂意呢?
再加上如今這次行動,那是對天下官員的一次清剿,膽子小的估計直接就不敢來了。
“陛下多慮了。”張世康吸溜了一口粥隨口道。
“您當真以為天下文人都真的將孔孟當作所謂精神支柱嗎?
倘若真是如此,朝廷的官員都該是真正恪守己任、鐵骨錚錚的肱骨,朝堂壓根就不會是現在這副樣子了。
他們嘴裡說著孔曰成仁孟曰取義,以至於連他們自己都相信了。
這才連陛下您都能騙過。”
張世康從不否認有真正的文人風骨,在誘惑麵前說不,在強權麵前不低頭,在需要殺身成仁時,死給你看。
毫無疑問,有這等傲骨的文人都成了民族英雄,譬如文天祥、譬如陸秀夫。
可是泱泱華夏五千年,才出了幾個這樣的人啊!
更多的芸芸眾生眼裡,什麼所謂孔孟之道,不過是他們攀上富貴的工具罷了。
張世康不忌憚以最壞的惡意來揣測現在的所謂文人,這隻是現實情況罷了。
隻要肯給權力,他不信沒人來應召。
朱重八當年把官員殺了一茬又一茬,那些所謂文人還不是擠破了腦袋要當官。
崇禎皇帝聞言皺起眉頭來,沉吟了良久,又結合如今的朝堂情況略作對比,似乎有點想通了。
“總之如今事已至此,咱們隻能走一步看一步,見招拆招。
畢竟那都是後事,如今真正值得憂慮的,除卻可能發生的動亂之外,隻有糧草問題了。”
張世康喝完了粥,鮮少的皺眉道。
張世康從剛入朝堂時,就對崇禎老哥說過,大明不缺銀子,可他從來沒說過,大明不缺糧食。
實際上北方諸省連年大災,重要的產糧大省河南、山東早已餓殍滿地,還屢次遭受流寇劫掠屠戮。
雖然經過張世康四處救火,朝廷如今已經不缺銀子,但糧食問題始終都沒辦法解決。
北方的糧價已經飆升到了往年的四五倍,江南富庶地區也達到了三兩多銀子一石。
老百姓早就因居高不下的糧價怨聲載道了。
朝廷是有銀子,但在糧食本就缺少的情況下,朝廷一旦大肆收購,隻會令糧價更加的高昂。
這才是張世康一直以來真正擔憂且短時間內無解的問題。
有銀子,但不敢買糧。
以至於京營、各邊鎮的糧草儲存,一直都是壓著紅線,也就是一個月的存糧。
隻有在萬不得已的情況下,才會去收購。
這也是張世康要儘可能的提高這次行動的效率的一大原因,因為軍隊耗不起。
真若是慢慢吞吞,拖上個一年半載,等百姓再也買不起糧食揭竿而起,那才是真正的完犢子了。
“唉,鄭芝龍那邊也不見個回信兒。
陛下,能解決暫時的糧食危機,還得靠這個老小子啊!”
……
PS:想整個粉絲裙,這樣就能一塊聊聊曆史吹吹牛了,但好像要一千關注,目前還差六百,大夥兒點個關注吧。
喜歡大明第一攪屎棍請大家收藏:大明第一攪屎棍小書包小說網小說網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