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6章 福王朱常洵(1 / 2)

自打京營與建虜作戰並連戰連捷之後,京營兵上下士氣如虹,即使新兵也充斥著一種桀驁。

這桀驁並非驕縱,而是京營老兵自張世康和次子團等將領身上沾染的不良習氣,橫眉冷對、千夫所指。

京營新兵也深受這種習氣的影響,張世康很喜歡京營軍目前的氣質,他認為真正的強軍本就該桀驁、不屈,有自己的特點。

張世康在京營軍中有著超然的地位,京營將士交相傳頌之下,包括新兵們都知道,是張世康賦予了京營新生,讓他們有飯吃,有尊嚴。

張世康的慷慨陳詞,將三萬京營軍的士氣拔到了最高點。

他們有了更偉大的目標,與他們的大帥一起,奪天下之土地,還於百姓,為陛下而戰,也為自己而戰。

“必勝!”

“必勝!”

一浪接過一浪的呐喊聲此起彼伏,孫維藩看著自己好幾個月的努力成果,欣慰的笑了。

“開拔!”張世康跨上戰馬一揮手,當即奔著營門而去。

另一方麵,早朝剛結束,禮部負責傳遞詔書的官吏齊出。

崇禎皇帝連發三道詔書,昭告天下萬民。

其一,參與動亂的流民,歸降者,不罪。

其二,參與動亂的士紳、地主、勳貴犯叛國之罪,以京營六萬大軍,稱二十萬,出征討逆。

其三,收回包括皇莊、宗室在內占用的土地,重新丈量,收歸戶部所有。

廢除人頭稅,攤丁入畝,永不加賦。

三道詔令一道比一道犀利,一道比一道事兒大。

尤其是最後一道詔令,若是往常,必然在大明掀起軒然大波。

大明曆代皇帝對宗室都多加優待,尤其是各地的藩王,而這次的改革,竟將宗室也列在其中。

上千年來,改革往自己身上動刀子的本就鳳毛麟角,而這一刀,還砍在了皇族的大動脈上。

敢在宗室頭上動刀,諸如普通的官僚、地主,自然更加不在話下了。

這道詔令,不僅顯示出崇禎皇帝改革的決心,也是向天下所有人發出最後通牒:

朕連皇莊都不要了,連宗室的土地都要收回,你們官僚也好,士紳也罷,最好識相點,朕現在派大軍征討,所過之處但有不臣,蕩平之。

總之,三道詔令基本按照與張世康所商議的方法草擬,最大限度的表達對底層百姓的善意,安撫底層百姓的情緒。

當然,張世康明白,那些作亂的流民,大部分其實壓根就是被有心人給帶跑偏了。

他們甚至不明白稅製改製並非是在他們頭上動刀子,朝廷收到的這部分稅,將來更是會反哺到他們身上。

這便是愚民的壞處,很多時候他們難辨是非,極容易受裹挾和從眾。

但對此,張世康也早有堤防,先前不管不顧,完全是為了不打草驚蛇,使江南官僚集團儘快行事。

而如今既然已經攤牌,那也就沒必要藏著掖著了。

搞輿論戰是吧?本帥教教你們怎麼玩。

東廠錦衣衛經過半個多月的加班加點,終於在前天完成了對在京官員的查抄和統計工作。

張世康僅僅給廠衛放了一天假,廠、衛於今日大軍出征之前,已經奔赴各自劃定的州府。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