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5章 祖製中的祖製(2 / 2)

大明的戶籍製度改革,也是他對於明年的規劃,但如果此時說,就有些跑題了。

海中期繼續翻著文簿道:

“除田稅外,今歲新增商稅收入六百四十六萬兩。

這主要是江北商稅,江南那邊由於才結束戰事,還未落實,不過據臣估算,江南商稅如果明歲能按實收取,將超過一千萬兩。

不過因為稅製改製才剛推行,過程中也遇到了很多的問題,此事臣容後再奏報。”

商稅之事,是少有的海中期等清流們舉雙手雙腳同意的改革。

東林黨人既兼並土地又大肆經營商鋪甚至海貿走私,經曆張世康今年一年的清算,這些人基本已經被殺光。

而留下來的這些清流,基本都是廉潔的官員,不僅沒有與商賈勾結,甚至不少官員連肉都吃不起。

不論如何,商稅改製對朝廷來說是件大好事,而新製征收上來的稅額,就是按照往年的田稅來比,也相差無幾了。

這等同於朝廷一年得了兩年的田稅。

崇禎皇帝其實已經很滿意了,他都窮怕了,如今朝廷的歲入即將翻倍,崇禎皇帝還是很滿足的。

“就算全收上來,也才一千多萬兩。”張世康嘀咕了一句。

張世康記得,五百多年前,人家弱宋一年的商業稅,就能征收五千萬貫,占據了整年全部收入的百分之七十。

這特娘的又發展了五百多年,商業收入反倒不到人家的一半,還好意思說,他都嫌丟人。

不過之所以少,張世康大致也明白,這其中有小部分原因,是因為張世康幾乎把大部分商賈的東家都給搞死了。

大明到了末年,不止是土地在兼並,商業也同樣如此。

一些小商小販沒有背景的前提下極難做大,而一旦規模到了一定地步,就總有當地的官員、宗室或者士紳找上門來。

大多都是以入股的名義,但其實就是空手套白狼,那些小商賈如果不同意,生意都經營不下去。

而張世康上來就砍人,東家是砍了,造成的混亂,先是物價飛漲,後來他們乾脆造反了,以至於影響了商稅的征收。

但這其實也是小頭,最大的原因,還是大明的戶籍製度以及重農抑商的思想。

朝廷都不鼓勵,甚至還打壓,連出海都不讓,這能好就怪了。

崇禎皇帝無奈的搖了搖頭,示意海中期繼續彙報。

這時,海中期又拿出一本超厚的賬本來,那賬本的成色很新,一看就是用了沒多久的新賬本。

但或許是翻動的比較多,不少紙張都卷頁了。

“今歲最大的一筆收入,當還是查抄所得。”

所有人都看向了張世康,他們都知道,這都是張世康殺了一年人,才抄到的家產。

“臣與戶部同仁共計核對了三遍,現將具體查抄所得彙總如下:

今歲共計查抄罪官一萬兩千六百八十六戶,共計得現銀……”海中期停頓輕咳了一下。

“一億六千三百八十七萬五千七百四十三兩。”

……

喜歡大明第一攪屎棍請大家收藏:大明第一攪屎棍小書包小說網小說網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