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啊侯爺,開會之前您自己還說要省著點用銀子。”蔡國用和範複粹結束了隱身狀態,沒忍住開口道。
宗室和勳戚降俸,但卻無法抵消官員的增俸,接下來又要征那麼多的兵,光這兩筆開銷,今年就不會低於兩千萬兩。
這又是造船廠又是各種工坊、軍港、船舶局啥的,沒有個大幾百萬兩根本打不住。
“該省省該花花,這筆銀子省不得,我大明必須重視船舶和火器,那是未來的發展方向!”張世康沒有絲毫妥協的道。
大明的火器、船舶已經落後於歐羅巴人,這是絕對不能再拖延的。
其他的方麵還可以考慮溝通解決,但在技術革新這塊,沒得商量。
“世康,這便是你很早之前跟朕說的,那個什麼科研軍工?”崇禎皇帝道。
很久之前,張世康就跟他說過這個構想,說是要統合天下的優秀匠人,搞一個專門的做研發和改良的基地。
當時崇禎皇帝還不太理解,大明也好,再往前數的大宋、大唐也好,一直以來都是這麼過來的,從未有什麼機構還要專門做什麼研發。
“是啊陛下,這方麵刻不容緩,除非陛下讓臣放手,否則這塊必須搞,以後你們會明白的。
臣之所以敢說以三十萬近衛軍震懾地方,依仗的正是這個製造總局。
研發出來的新式兵器、火器,都將最先用於近衛軍。
陛下還記得臣之前說過的嗎,火器才是大明的未來,也是全世界的未來。”張世康再度堅持。
近衛軍將作為大明的王牌,不僅操練頻率將是最高,所用的火器也將是最新的、威力最大的。
當然,這是在火器與國外拉開了代差之後。
張世康很少因為什麼事如此的堅持,這讓崇禎皇帝立即就重視起來,並當場就有了決定。
“此事一切都按照你的構想來做,工部和戶部要完全配合。
你們明白嗎?”崇禎皇帝認真的盯著工部尚書範景文和戶部尚書海中期道。
那眼神大有敢不配合都給朕滾犢子的意味。
“臣……領命。”海中期雖然皺著眉頭,可還是跟範景文先後服軟。
對於他們來說,時代已經變了,如今的朝廷已經不再是之前的朝廷,當今天子當真是說罷免誰就罷免誰,說任命誰就任命誰。
即使海中期隱約覺得這樣的專製利弊都很大,但此時的他也完全沒有能力去阻止。
“接下來說一說最後一項支出,也是最大的一項。”
張世康又開始翻動他的小本本,戶部尚書海中期的手都不自覺的抖了一下。
剛才的幾項改革,開支已經遠遠超出了曆年的最高支出,現在冠軍侯又告訴他,還有個支出更大的。
“賑災。”張世康平靜的說出了兩個字。
海中期聞言竟然深出了一口氣,他還當是什麼,朝廷年年都有賑災,花費倒是可以接受。
“北方數省連年乾旱,蝗災頻發,更有瘟疫出現,十室九空。
曆年賑災,無非就是發賑災糧,但臣覺得,這個法子治標不治本。
臣夜觀星象,看出北方的乾旱將會長期的持續下去。
朝廷必須用個一勞永逸的法子,從根上把旱情解決掉。”張世康一臉認真的道。
“敢問侯爺,什麼才是一勞永逸的法子?”海中期皺眉問道,言辭間看似是不解,實則是不屑。
曆年的賑災政策,幾乎都是出於戶部,執行於戶部,哪裡災情重,沒有比戶部更清楚的。